12月12日晚,演绎红色经典 唱响时代旋律——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大型文艺专场演出在我校音乐厅隆重开演。这支主要由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后代及转业军人、退休干部组成的公益性文艺团体在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用舞台作课堂,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引导全体同学铭记历史、缅怀同胞、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和平发展、共创未来。高一年级近五百名同学观看了演出。
整场演出分两个篇章,第一篇章《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演员们用朗诵和音诗画历史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再现了82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演员们饱满而有激情的演绎让现场的同学们潸然泪下,再次感受到了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第二篇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舞台诗句《热血忠魂》、音诗画《红军不怕远征难》、独唱《映山红》、《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时空对话《红色回应》、快板《我是中国人》等节目让现场所有的师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受到精神的洗礼。现场的互动更是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演出结束后,很多同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观后感表达了他们不忘国耻,更加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共创未来的决心。
附:部分学生观后感
当岁月无情地夺去了老一辈人的青春与健康,却依旧磨损不了他们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今天,他们用声情并茂的演出,在我们少年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精神的种子,也把这强国的担子交付给我们。未来的中国,将由我们这群接受过红色洗礼的少年建设。这热血忠魂,将在一代代中华子民中传承。
——高一5班 姜健安
作为采访的小记者,我所采访的是秦志红奶奶。她的父亲秦礼华在长征中还是一名“娃娃军”,但他跟随部队,翻过两座雪山,走过三次草地。建国后,他又转战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老人家因为身体原因没能亲临现场,但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点嘱托,他希望同学们能发扬长征精神,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奋斗。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和革命前辈对话,我对历史过往和革命精神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不忘耻辱,牢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几百年的屈辱史,深刻的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所以我们更要发扬革命精神,主动承担使命任务。我们都明白,弱国无外交。即使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但外部世界依旧动荡不安,国家需要青年人,更需要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人!作为学生,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奋斗,敢于创新,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高一5班方子舒
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牢记历史。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分校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观看演出,使我们置身于红色经典,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超越时空的父女对话让我深受感动。“您四十岁了,妈妈一百零七岁了,她爱了你一辈子。”“妈妈到你牺牲的蜜蜂洞里看见了一只大蜘蛛,她大声叫道‘子昆,子昆,是你吗?”我的心为之一颤,喉咙变得哽咽,眼里充盈着泪水。为国捐躯,阴阳两隔,却无法改变彼此之间的情意。这真挚热烈的感情蕴藏在悲剧中,令人动容。
而面对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我们要做的是铭记,而不是仇恨。这鲜血淋漓的悲惨事件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强大,就不会受到欺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便是从学业上着手,勤奋刻苦,挥洒汗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传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共创美好的未来。
——高一2班吴艳玲
听着哭号声,我仿佛看着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眼前上演,我感到悲愤,可彻骨的恨意过后却只余深深的无力感,在那个时候,除了哀嚎、被人践踏,积贫积弱的中国还能做什么呢?只有祖国足够强大,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只有我们青年一代发愤图强,才能让祖国走向富强。宋儒张载曾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这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曾子言:“任重而道远。”。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让中国再也不会被外敌欺侮!我的泪水氤氲了眼眶,却努力忍着不掉下,哭有什么用?化为行动,用实力让悲剧不再重演!
——高一7班杭天晴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光要牢记历史,还要面对当下,面向未来。伟大的革命家周恩来曾经说过“弱国无外交”,因此新时代的我们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准备为富国强兵做出贡献,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免被侵略,避免悲剧的发生。同时,我们青年人也要发扬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像革命先烈们一样,怀着对祖国的无尽热爱,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努力为祖国强大做出贡献。
抚今思昔,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视当下,并且要放眼全球,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让人类不再有战争。
——高一4班薛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