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青年说丨肖楚涵:有些门只是看起来遥远
[ 发布时间 ] 2025年06月23日    [ 点击次数 ] 95
浏览字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寄予厚望。

为此,高中部特推出“青年说”这一栏目,以期从“青年之声”中汲取“青春之力”。

本期“青年说”栏目让我们听听2025肖楚涵同学分享的成长故事。

1_副本.jpg

肖楚涵,来自2025届5班,初高中均就读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4年高二参加高考取得661分的成绩并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她成绩优异,爱好广泛,全面发展,热爱生活,在数学竞赛、作文竞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运动会上打破校纪录,获得多枚奖牌,也积极参与话剧展演等活动,参与班级黑板报等工作。

2_副本.png

高中阶段主要荣誉:

2023年11月,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三等奖,省二等奖

2024年02月,第20届外研社杯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全国一等奖

2023年12月,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高二年级全国一等奖

2022年12月,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高一年级全国一等奖

2024年05月,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省一等奖

2023年03月,第19届外研社杯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省一等奖

2022年11月,第22届“好家长杯”作文大赛江宁区三等奖

2023年09月,校长奖学金二等奖

2024年09月,校长奖学金三等奖

2023年10月,校运动会400米第一名,破校纪录

2023年10月,校运动会800米第三名

2023年10月,校运动会“优秀运动员”

多次三好学生、菁英奖

3-1_副本.jpg

3-7_副本.jpg

3-12_副本.jpg

大学阶段主要荣誉:

江苏省第二十二届高等数学竞赛省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国家特等奖

东南大学第十届校庆马拉松学生组季军

东南大学第66届田径运动会女子甲组400米亚军,800米季军


有些门只是看起来遥远

4_副本.png

我来到了一条开满樱花的大道上。手表显示,离跑完这场南京半程马拉松还有最后一公里。突然我的右腿小腿开始抽筋,紧接着左腿也抽筋起来,本以为是忍一下就结束的疼痛,却持续不断地在两腿间跳动,每四五步就是一阵剧痛,只能勾着脚尖勉强向前跑。在这前所未有的麻木感中,我想起上一次来江心洲这片地方,还是在两年前的31公里步行。那时还觉得31公里很长,长得像在眼前徐徐展开的高中生活。

5_副本.png

那是一段离“门”很近的生活。从分班前到分班后换了无数次座位,但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坐在教室前门口。高一军训报到第一天,我和朋友走得太慢来晚了,只能坐在这个位置,那时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是一位化学老师,他会把做完黑面包实验的烧杯放在前门口,于是我可以近距离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分班后来到5班,一抬头看见屏幕上的座位表,又是在门口,这时的班主任肖老师会组织我们过集体生日,坐在这里的我面前常常有一个大大的蛋糕。生物老师独有的“选修1.5”可以在这里毫无遮挡地观看;英语老师常常会好心提醒我不要总是在课上写作业;数学老师也常常会给我到黑板上写题目的机会来锻炼自己……

6_副本.png

后来,高二的我离开了门口的位置,同学们帮着我把桌子搬下楼、搬到了高三班级,那一个半月就是我高三的全部。一开始由于缺少一轮复习的时间,我的化学生物成绩惨不忍睹,生物选择题错一半,二模的有机大题只拿到2分。感谢高三的老师们没有弃我不顾,总是充满耐心地答疑解惑,短短一个月,曾经原始分不能及格的我高考化学赋分也上了90。

查分的时候我已经回到了高二班级,还是那个经典的门口位置,晚自习值班的化学老师就坐在我对面。我想起曾经大课间去找化学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刻,老师总是在最后给我的试卷“加上很多分”,说这些分都是你本来应该拿到的。最后我大概终于拿到了吧。

7_副本.jpg

原来有些门只是看起来遥远,其实命运早已把我们安排在门口的座位上。

如果说迈入理想的大学是这扇门,那么在分校度过这段时光、遇到细心的老师和友善又优秀的同学便是让我“坐在了门口的座位上”。我终于敢于触摸那些曾经远在天边的幻想。生活从来不曾一帆风顺,但这并不是在新的机会面前退缩的理由。在这里无数美好的细节,都给了我拥抱挑战的底气。话剧展演上,我背下了原本很畏惧的冗长菜名构成的台词;校运会上三个项目连续挤在同一个上午,我选择找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不仅拿到这三块奖牌,也意外破了校纪录。

8-1_副本.png

也许在高中的我们讨厌看起来容错率极低的人生。我们的观念里人生就是一条笔直前行的轨迹,让我们变得尤其脆弱,也尤其胆怯。但是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那个很高的目标最后不会像开始时那样依然触不可及,那些冲上去尝试的挑战也不会以颗粒无收告终,因为 “坐在门口”的弥足珍贵的经历塑造了更好的我们。

9-1_副本.png

在高中两年的时光里,老师们温柔的期许、同学们热忱的鼓励,化作一句句“一定可以的”,如点点星光缀满我的青春夜空。这些温暖的话语,让我在奔赴未来的路上,无数次相信自己拥有披荆斩棘的力量,仿佛真能触摸到无所不能的勇气与光芒。

现在不再觉得31公里长了,我那被压缩的高中生活也早已猝不及防地结束了。思绪回到南京半程马拉松江心洲的赛道上时,已经经过最后一个转弯。终点拱门近在咫尺,对创造新纪录的幻想战胜了无力感,停表时看见这抽筋的最后一公里依然保持了5分钟以内的配速。我终于明白,我们需要的不是超脱痛苦的能力,而是敢想敢试、永远有希望的姿态。

就像马拉松比赛终点的拱门,有些门只是看起来遥远,原来稍微再跑几步就到了。

——有些幻想只是看起来痴人说梦,睁开眼竟然都在面前。

10_副本.png

幸运终有一天降落在我们身上,永远不要觉得它们还在无穷的远处。不妨把目标抬高一点,并享受奔跑的过程,时间会把好运气赠予每个有勇气的人。祝我们都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