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信息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组-陈小兵老师公开课《走进图像 感知编码 》
[ 发布时间 ] 2019年12月24日    [ 点击次数 ] 12336
浏览字号:

1. 了解视觉与图像成像,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的初步过程,图像编码的基本思想;

2.了解像素、图像存储空间大小、图像宽度、图像高度、色彩深度,并可以大致描述出单色图像、灰度图像、彩色图像的特征,并对编码有相应了解。


通过解密教师姓名初步体验数据编码,可视化的视觉图像引入学生体验数字图像的过程,并了解图像编码的基本思想和初步知道图像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体验数字艺术Processing绘图。


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自主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通过感受生活与学习中“数据与信息”,描述出数据的特征、信息的特征,并能正确认识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根据项目活动的需求,合理确定项目需要哪些类型的数据,以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和加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与组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信息意识)

2.能够采用计算机领域的学科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在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了解几种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概括几种编码方式的基本思路,找到共同的规律;了解影响多媒体文件质量和存储空间大小的因素,在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能根据需求,选择或配置合适的参数。(计算思维)

3.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学习任务;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积极运用一些新技术、新媒体辅助本组的项目实施、项目展示,以及成员沟通,如多媒体编辑工具,思维导图、以及一些热门的平台或APP等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社会中;认识到数据与信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能意识到采集数据的过程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和呈现的过程中,重视版权、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社会责任)


   所有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的;但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数据的编码是神奇数字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