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5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作报告: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
[ 发布时间 ] 2019年11月25日    [ 点击次数 ] 33231    [ 浏览字号 ]

《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

课题工作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是我校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课题自201112月批准立项以来,在主持人张士民、李滔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从课程的设计到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我校学生高质量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新通道。

课题立项、开题与“四元素”“六要点”的确定

 2012311日上午,《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课题开题,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孙孔懿,南师大教授马宏佳,市教科所所长肖林元,省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叶兵,南师附中副校长、市学科带头人张学慧,市教科所徐良、李亚娟老师,区教科室副主任汪圣龙老师,时任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海岩老师,南师附中党委书记陈汇祥老师等共11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专家组成员对我校坚持个性化教育、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成尚荣先生说: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前3任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一直坚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现任校长张士民仍然坚持这一方向,为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做了具体的准备工作,有着很强的科教研意识。孙孔懿研究员认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开题报告形式规范,研究内容选择正确,个性化的校本课程研究体现了百年附中的追求和大气。专家们还一致建议: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必须走个性化、精品化之路。

开题以后,我校要求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有关个性化教育的论述,寻找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发现与鉴别个性寻找工具;学习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认识螺旋式课程打破了中小学甚至大学课程的界限,强调了学科之间的连贯性,这种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又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新课程理论,及时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

为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使之更合理、更科学,更能符合学校实际,2012116日下午,我校邀请了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彭钢、江苏省教科所马维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文斌等专家对我校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我校教研部主任李滔老师向专家介绍了一体化课题研究的内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初中部主任石爱平老师、幼儿园园长助理陶慧老师分别就小、初衔接教育和幼、小衔接教育向专家做了介绍;语文教研组颜忠华老师就我校“名著阅读”一体化课程的推进工作做了说明;英语教研组长梁晓燕老师就我校“英语多元目标阅读”一体化课程研究做了汇报。听完汇报后,彭钢所长指出:课题研究要所为有所不为。一体化课程除了衔接教育以外,更要向内部延伸,寻找几个点,按照共有的元素深入下去,来凸显“个性化”教育的力度。这个“点”和“元素”究竟是什么,希望分校去探讨、去实践。张士民校长随即要求教研部李滔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去做具体的研究和认证,尽快把符合我校实际的一体化课程的“点”和“共有的元素”提炼出来,这个“点”和“元素”,既要满足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的及时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长远需要。

 20121223,我校《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课题研究推进会在西办三楼第一会议室举行。葛敏副校长参加会议并做了主题讲话。经研讨,我校确定一体化课程的“四元素”、“六要点”, 四元素,即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六要点即《经典阅读》《英语多元目标阅读》《科学拓展实验》《数学思维方法》《体育与艺术》《信息与科技》。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四元素、六要点的提出,大大简化了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头绪,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3寒假行政研讨会,教研部李滔主任向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和教研组长介绍一体化课题的整合情况。教研部建议,《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的课题研究,从两个层面展开,即“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和“非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尽管我校的办学规模涵盖了幼儿园至高中各个学段,但我校高一级学段的学生,有一部分并不是来自本校,所以,非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我们强调的是《衔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大多数在我校读完12年或15年的同学,我们强调的是“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 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我们提炼出“四个元素”,即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四个学习领域;“六个要点”即《名著阅读》《科学拓展实验》《学科活动》《综合活动课程》《艺术课程》《身心健康》六个学科。

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四元素”“六要点”的提出,较好的落实了彭钢所长所说的“课题研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得到绝大多数与会老师的肯定。

“非15年一贯制”一体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衔接教材的编写

“非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即衔接课程的研究,早在20119月就以正式展开,其中,“幼小教育衔接”和“小初教育衔接”还被立项为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112日上午,来自我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近30位骨干教师,学校校长李海岩老师、副校长迟文老师和教研部主任李滔老师、副主任陆天明老师,初中部主任石爱平老师,原小学部校长顾华老师、小学部教务主任朱国军老师、小学部教研部主任李冉老师,齐聚学校第二会议室,举行“小初教育衔接”课题专题研讨会。之前,“衔接教育” 研讨会就已召开了五次,此次,先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的子课题负责人闵洪权、王德建、梁晓燕、陈洋洋、王树川、朱国军、路永宁、李冉分别介绍、交流前期的研究情况。研讨会上,教研部主任李滔老师还做了题为《校本课程设计思路》的专题讲座,对课程目标的拟订、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到课程的实施、评价、改进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最后,原校长李海岩老师、副校长迟文老师分别对“小初衔接教育”的研究提出要求和希望,他们希望各位参加研究的老师,能从课标差异、评价差异、教育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中小学的衔接教育问题,尽快编写出衔接教育的教材。  

2012228日下午,我校邀请市教研室小语教研员芮琼老师、初语教研员袁源老师、科学教研员徐燕老师和东南大学教授周建中老师,前来我校指导“小初衔接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张士民校长首先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我校“小初衔接教育”的研究提出要求和希望。随后,教研部主任李滔老师做了题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情况汇报,向与会专家简略介绍了我校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开展“小初衔接教育”课题研究的动机、过程和遇到的困惑。随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的相关老师分别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专家们对我校开展的“小初衔接教育”及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20125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小升初衔接教材》的初稿完成,学校再次邀请芮琼、袁源、沈峰、魏洁、黄侃、张海燕、叶兆宁、何炳均、徐燕、周建中等专家审订,专家们对我校小升初衔接教材的编写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校老师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进行了严谨的修改,经专家认可后,20127月印刷并交付师生使用。

  “小初衔接教育”取得初步成果后,2012713日上午,我校在图艺中心208会议室召开“初升高衔接教育”课题研讨会。来自我校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近20位骨干教师,语、数、外、物学科教研组长,教研部李滔主任、陆天明副主任等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由李滔主任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学校开展“初升高衔接教育”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他说:“初升高衔接教育”的研究,是我校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意在构建我校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学段之间过渡自然、知识连贯、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相互衔接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要从校本课程一体化研究的整体性、连贯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通过对初、高教材知识点的梳理,找准初、高教材知识、思维、目标、方法等方面的衔接点,排查初中和高中知识的“盲区”,力争经过1-2年的研究,编写《初升高衔接教材》。随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的教研组长和相关老师分别发言、交流。

2013413日上午,我校在西办315会议室第三次召开 “初升高衔接教材”编写研讨会。来自我校“初升高衔接教育”课题组成员,语、数、外、物学科教研组长,徐险峰副校长,教研部李滔主任、陆天明副主任等参加了研讨。徐险峰副校长强调:初、高衔接教育的研究,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初、高中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连贯性和渗透性,又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普适性、选择性和可操作性。

随后,语文、英语、物理学科的课题组成员分别就初、升高衔接教育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对“初升高衔接教育”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必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36月初,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初升高衔接教材》的初稿完成。学校随即邀请谢嗣极、陈光立、曹荣苏、朱建廉等专家审订,20137月中旬印刷并交付高一新生使用。

《小升初衔接教材》和《初升高衔接教材》的开设,使新进入我校读书的初一、高一同学,能迅速了解我校的课程开设情况,适应我校的课堂教学节奏与方法。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 20145,《小升初衔接教材》在试用两年后,《初升高衔接教材》在试用一年后,课题组广泛收集同学、家长和试用老师们的意见,再次对教材进行了修改。20156月,《小升初衔接教程(语文 英语)》《小升初衔接教程(数学 科学)》《初升高衔接教程(语文 英语)》《初升高衔接教程(数学 物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5年一贯制”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内容设置

 2014年1月23日下午,我校省规划办“十二五”立项课题《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研究推进会在校图艺中心208举行。校长张士民主要子课题核心组成员共31人参会。张士民校长强调:我校的课题研究要尽可能多的让教师参与进来,要“分解”课题的内容,尽管我校课题整体较“大”,但具体研究一定要“小”。要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学习、问题探讨、经验交流等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学即研究的目标。

2014年7月27日,学校暑期研讨会,教研部李滔主任介绍了2014年一体化课程研究的进展情况,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和学校现有的条件,把一体化课程整合为校本必修和校本选修两个部分,校本必修包括“名著阅读”课程和“英语多元目标”阅读课程 ;校本选修包括“数学思维方法”课程、“科学拓展实验” 课程和“体育与艺术” 课程等。提出开设一体化校本选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我校学生高质量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新得通道,并确定各课程分学段培养目标和具体内容,进一步明确和布置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和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一体化校本课程结构示意图

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就各自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颜忠华老师就“语文阅读课程一体化建设”,梁晓燕老师就“外语多元目标课程一体化建设”,崔超老师就“科学拓展实验课程一体化建设”,成友文老师就“数学思维方法课程一体化建设”,林向东老师就“版画课程一体化建设”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可以看出,在2年半的研究中,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亮点不断。所有子课题基本上都有了课程目标、课程简介、课程框架图和课程目录。

2014124日下午,我校“经典阅读一体化教材”和“科学拓展试验”教材的编写进入最后统稿阶段,李滔主任、崔超副校长分别介绍了前期所做的大量的准备工作等并提出教材编写的要求。

          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课题结题的准备

2014123日上午,我校在五楼会议室召开“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落实“一体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教研部主任李滔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校本课程”设计的情况和实施的构想,迟文副校长就我校“一体化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意见,谈了当前我校小学阅读和数学思维课程的开设情况。她说:我校小学部的语文阅读每周有三节课,有《亲亲母语》和《七彩阅读》教材,345年级也已开设了《数学思维方法》课程,这与“一体化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构想是不谋而合的。校长助理、初中部主任石爱平老师提出,要实施“一体化校本课程”,有必要适当的压缩必修课,如初一年级,每天下午第四节课都可以用来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多动动手,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石爱平老师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校长助理、高中部主任成中余老师认为,按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现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就有12门,加上研究性学习和选修2课程,课时的使用空间已经很小了,但我校高一年级每天下午六点开设的学科活动课程,可以与“一体化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到课程效益的最大化。

   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履伟老师指出:一体化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很有价值和意义,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要强化课程的活动性,以与国家必修课程相区别。阅读课程要综合化,文学作品、科技作品、史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等都要涉及,有些阅读可以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参与进来。

  张士民校长最后指出:一体化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一定要稳妥推进,分步实施,既要加快进度,也要稳打稳扎,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管理,希望教研部协同教务部、督导评估中学、学部、相关年级、教研组,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进一步细化落实方案,一定把好事做好。

 2014128日,我校召开中小学艺术组教师一体化课程建设会议,布置落实校本艺术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迟文副校长、葛敏副校长、教研部李滔主任、教务部李中阳主任参加了会议。迟文副校长要求中学艺术组的老师要多与小学沟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争取都开设校本艺术课程,并提出让中小学艺术教育更好进行衔接的具体建议。葛校长指出:艺术教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一体化校本课程建设,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最后,教务部李中阳主任就艺术组课堂教学的管理提出要求。

 201516日晚高一年级6点至650201517日初一年级下午第四节课,我校一体化课程实施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葛敏、成中余副校长,宋丹、钟文楼、胥明豪、李中阳、沈宝兵、李滔、陆天明、戴有平等在李中阳主任的安排下,分头巡视开课情况。在巡视过程中,葛校、成校还不时停下脚步,与上课老师、学生交流。图艺中心三楼,歌声、琴声、笛声交融;四楼,学生神情专注,或在练习书法,或在学习版画、水彩画、创意绘画,或在制作陶瓷。实验楼,学生们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的做着实验,周家银、石宏主任亲自带着学生做实验,秩序井然。机房、体育看台下的乒乓球房,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在紧张的忙碌着。试运行结束后,葛敏副校长召集参加巡视的人员在教研部旁315会议室开会,大家都非常激动,没想到第一次试运行,教务部和年级部组织得如此的好,老师们都提前到岗、认真备课,年级主任亲自参与上课,学生更是兴趣盎然,神情专注。葛校最后总结说: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参加拓展实验的老师们包括实验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器材按时到位,没有出现一点差错;感谢教研、教务、学部、年级的紧密配合,相互支持,这是分校最宝贵的财富。这给了我们信心,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一定会越做越好。

2015年11月5日,我校省级规划课题结题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图艺中心208成功举行。参加此次咨询研讨会的专家有:江苏省规划办蔡守龙主任、南京市规划办姚慧主任、江宁区教科室董福才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海忠书记。专家们对我校的课题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校领导重视课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赞扬。专家们指出:课题研究一定要想明白、做出来、说清楚。附中分校的课题研究,“做出来”没有问题,而且做得很扎实、很具体,但“想明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要回归课题研究的本意,要能“自圆其说”,如“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既然是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但现在看来,幼儿园的课程涉及不多,如果觉得幼儿园无法一体化设计,那就要加以说明。

2015年12月底,我校编印《个性化教育的校本探索—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一体化校本课程建设纲要》,《一体化语文阅读教材》(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共12册),《科学拓展试验》和学生版画作品集》等,准备结题。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