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中心
健康教育
家校共育 守护心灵
[ 发布时间 ] 2020年06月01日    [ 点击次数 ] 20809    [ 浏览字号 ]

家校共育  守护心灵

我校邀请专家开设家长心理指导讲座

2020年5月,我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邀请了三位心理学专家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开设了家长讲座。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三位专家有针对性地就儿童问题行为引导、亲子沟通等问题展开指导。

小学部:关爱儿童,防疫有心

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潘月俊老师以《疫情后儿童问题行为引导策略》为主题面向小学部家长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从新冠肺炎疫情对儿童的影响谈起,从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生活事件方面阐释了儿童需要重点关注的特点。接着,潘老师又和家长讨论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问题。每个儿童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正面的动机,进而引导他改变行为。最后,潘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宝贵的三条处理策略:1.先处理情绪,再关注事件;2.先了解动机,再思考对策;3.先共感理解,再顺势引导。

【家长感悟】

一位六年级家长这样说:“作为一名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的母亲,我内心是焦躁的。我们这对父母所犯的问题就是潘老师所说的“高期待与泛焦虑”。讲座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事例,仿佛就是我家的故事,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听完潘老师的讲座,打消了我很多的忧虑,更多的是发现原来自己是一名问题很严重的妈妈,特别自以为是,我的女儿已经长大,不能因为学业变重了而忽视跟孩子的交流,跟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换而言之,等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她的学业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来自小学部某家长

潘老师的话,很多都戳到我的心里。孩子在成长,可我还是在用他读一年级的方式在和他相处,怎能不出现孩子眼中的“急躁”呢?原来是我忘记了成长。”“据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只有20%的小朋友愿意告诉和求助家长。造成这一结果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关注孩子不够、亲子沟通不畅造成的。”“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如何去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如何去理解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的变化,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

——来自小学部某家长

初中部:疫情中的家教沟通

陶老师工作站的危机干预专员,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校外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首批心理教育名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王天文老师为初中部全体家长开展了主题为《疫情中的家教沟通》的精彩讲座。

讲座从正念练习开始,王老师深厚的功底可见一斑,现场的家长代表很快进入王老师营造的情境,并就疫情期间自己的感受积极互动。王老师从青苹果的例子入手类比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深有感悟,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就是青苹果,虽然自己喜欢红苹果,但青苹果也有青苹果的特点,我们如何陪伴孩子从“青苹果”到“红苹果”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孩子对网络的过度使用,王老师从深层理解、表达支持、赋予意义、行动指导四个方面展开,让家长对孩子过度使用网络时有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最后,王老师解答了家长的一些困惑,幽默风趣的王老师让整个讲座充满了欢声笑语。

【家长感悟】

现在孩子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多多少少都存在逆反心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王老师生动详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同身受,她通过情景演示,以当下孩子们玩手机不自律,与家长顶嘴对抗,家长们会采用何种沟通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王老师教会我们如何使用同感、尊重、真诚有效的沟通方式,去对待青春期那颗有点酸有点涩的青苹果。我们也要努力学会做懂得进退的父母。

——来自初中部某家长

 

高中部:亲子沟通的三个原理   

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大国母亲课程创始人、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杨静平老师以《亲子沟通的三个原理》为主题,为高中与国际部家长开设讲座。

整场讲座,杨老师都用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描述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们都深受启发。她通过具体的案例描述了高中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高中生把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渴望被看见、被肯定、被需要。作为家长要学会去跟孩子沟通,学会去肯定孩子,肯定他的努力、他的动机、他的存在。试着换个角度去看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家长的肯定能激发起孩子的存在感。

杨老师分析了在亲子关系中情绪、关系、成长的重要性。她告知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情绪要先于学习,关系要先于教育,成长要先于成绩,只要家长做到了这三点,目前最关注的成绩才会不是问题。

【家长感悟】

 说实话,听完讲座,让我和孩子他妈五味杂陈,感叹这个家长课上的太迟(这只是个人看法,不代表其他家长),如果能在孩子高一报到时就给我们有些懵懂的家长(或者说是大小孩)上上课,我想我家孩子今年应该可以顺顺利利地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或者说能身体健康地完成高中学业,而不是现在还在上高二(中间休学了一年),这其中的苦,这其中的累只有我们最清楚,外人是根本无法体会的,每每看到孩子夜深人静还不能入睡,我们夫妻也是经常哽咽落泪,经常失眠,要知道,我家孩子曾经也是一个优秀而且很懂礼貌的小孩,性格活泼外向,人见人夸的小孩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答案只有一句话:是我们并不了解在这个社会转型期该怎么去做家长,该怎么去真正了解自己孩子身心的变化,而并不只是对生活和学习的关心。

在这里,我只能说孩子身心出现问题,首先是我们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是不是有坏脾气,是不是老喜欢对孩子发火,是不是老把工作的压力及不顺心带到家庭里面来,夫妻是不是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些负面情绪在我们成人看来可能是情感的宣泄,一吐为快,可在我们的孩子看来,这个家庭会给他(她)带来不安全感,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敏感期的小女孩,这对他们的心灵打击会很大,甚至会让孩子心灵崩溃。

毋庸讳言,我们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是能够体察入微,能够及时感知孩子的心理变化,在孩子情绪变化的早期能够及时开导并化解,并营造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围,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当然,也有部分像我们这样的家长,属于后知后觉型,不能很好管控自己的情绪,也不能体察孩子早期的心理及情绪变化,直至孩子说不想学了,想休假或干脆学不进了,去休学了,这样的后果,其实是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承受之重,也是灾难性的

2020年初的疫情注定会改变我们许多人的认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加强了对心理层面的疏导和建设工作,更可喜的是,分校领导也在狠抓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邀请校外心理教育老师来学校讲课及咨询,解答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困惑和疑虑,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感谢学校领导的安排,期待学校能定期开展家长课堂,让家长们能循序渐进的学习,争取通过学习做个基本合格的家长,从而在家庭关系中能够做到与孩子和谐相处,培养出健康及快乐向上的孩子。

——来自高中部某家长

 

    听了讲座,我意识到父母应该有颗平常心,遇到问题先冷静下来,让自己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连平时特别苦恼孩子的顶嘴问题,在老师的讲解下都突然变得豁然开朗 ,孩子那是长大的表现,更不可以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让虚荣心害了孩子,同时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还要时刻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毕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只有多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

希望学校有机会能多举办这样的亲子讲座,帮助我们这些迷茫的家长。 

——来自高中部某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