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是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高中,规模大、层次高的现代化学校。多年来,学校以应有的责任担当和高品质的办学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学校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借助大互联、大数据、大物联、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管理、环境等全域要素进行“优化与融通”,从高速网络到云端数据,从AI精准教学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学校以技术重塑教育场景,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让每个学生与未来同行!
01全场景智慧网络:让教学“无界”互联
学校斥资打造全光网主干工程,实现楼宇间高速互联与无线网络全覆盖,无论是教室内的互动课堂、户外实践课程,还是跨校区资源共享,师生皆可“零延迟”畅享云端资源,真正实现“教与学,无处不在”。
✅ 超融合数据中心:
对标国家级标准建设的IDC机房,完成硬件升级与本地化基础数据平台部署,为教务、学情、资源库等系统提供安全高效的“智慧大脑”。
✅ 互联互通,精准服务:
打通教务管理、督导评价、教科研、学生评教、绩效考核等一系列个性化系统,构建一站式数据中心,让教学管理更智能、决策更科学。
n 校本资源生态圈:
建设校本资源库,依照生活、基础、活动、体验、人文、艺术、社会、德育、体育、科技、拓展等多个主题进行分类管理。融合学科网、菁优网等海量题库,打造“云端资源银行”,支持教师随时调取,学生按需学习。
n 精准教学闭环:
依托智学网大数据系统和学校作业数据洞察系统,实时采集课堂、作业、考试全场景数据,生成学情画像,建立双向教与学反馈机制,助力教师分层教学、学生靶向提升。
n 自适应学习革命:
构建学科自适应学习系统,并引入东南大学DeepSeek智能引擎,为学生匹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让“因材施教”触手可及。
n AI课堂教学分析系统:
通过适时监测、智能分析课堂行为和教学数据,反馈评估结果,优化教学质效与管理水平。搭建远程教学研平台,提供课堂教学打磨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AI+”创新教育矩阵:
· 物型空间:学校打造物理科学馆、理科数字化实验室、创客工厂、AI+木艺坊、无人机教室、机器人教室、3D 打印室等一系列物型空间,为学生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所;
· 校企共创:联合企业提档升级打造集教学、探究实践和参观体验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基地,开发AI+学科融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 项目式学习:以PBL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设备,引导学生用AI技术解决真实问题等,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阶梯式课程设计:
从基础知识到AI+学科融合,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按学段差异化定位,小学“感悟AI”(科普讲座、趣味编程)、初中“体验AI”(项目式学习)、高中“探索AI”(算法设计、创新应用),形成“基础通识+拓展选修+创新竞赛”三级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人工智能思维。
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内名师+企业专家”联合授课,培育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AI教学团队。与东南大学、南京科技馆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一系列致力于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活动。
06 成果斐然:展现“南师江宁”教育品牌
v 竞赛成绩·硬核突破
学校构建“中学部(初中、高中、国际部)一体化科创类竞赛人才梯队”,近年累计晋级国际、国家级赛事50余场,超950人次斩获高含金量奖项,中国电子学会系、中国科协系、中央电教馆系赛事“总冠军全满贯”。包括:
国际舞台: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VEX项目全国总冠军(卫冕)一等奖、VEX机器人世界锦赛季军、亚洲锦赛亚军、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中国总决赛等国际一等奖;
国家标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总决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总决赛、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长三角中学生数据应用创新研究活动等一等奖;
省级领航:二十七 - 三十一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VEX项目荣获总冠亚季军(三连冠),“领航杯”江苏省人工智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v 实力出圈·媒体聚焦
校队卫冕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的捷报,获“学习强国”全国主站、央视新闻、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展现“南师江宁”教育品牌!
v 学校先后获评:
✅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 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
✅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
✅ 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 南京市人工智能培育校
✅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学校
✅ 江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