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
混龄教育
创 · 灵动区域,见 · 互动童心——幼儿园混龄组教研活动
[ 发布时间 ] 2025年01月02日    [ 点击次数 ] 2422   浏览字号:

为了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进一步践行“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提高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2025年1月2日,我园混龄教研组开展了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切实推动我园混龄区域游戏的深入发展。

活动当天,混龄教研组的老师们走进班级,走近孩子,沉浸式地观摩了混龄班级各区域,包括图书区、数学区和生活区等。在图书区,老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创设了温馨舒适、动静结合的阅读环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读一读、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数学区中,老师们不仅精心打造数学区游戏空间,还从幼儿视角出发,投放满足异龄幼儿个性需求的游戏材料,如“量一量、小猫钓鱼”等让幼儿在情境游戏中获得经验的增长。在生活区,老师们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操作性强为基本要求,为异龄幼儿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制作棉花糖、切萝卜、腌萝卜等,幼儿通过实践探索,不仅锻炼了自理能力,更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2.jpg

3.jpg

4.jpg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针对观摩中发现的亮点和问题进行反思教研,在智慧的碰撞中,有了新的思路和调整。混龄教研组长王欣老师围绕游戏创设、幼儿游戏和教师支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她提出,教师应关注游戏前的回顾与引导、游戏中的观察与支持、游戏后的回顾与小结,善于捕捉幼儿游戏中的闪光点。同时把握指导介入时机,及时运用多种策略支持幼儿的游戏,及时捕捉幼儿游戏中的精彩瞬间,促进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自主性、合作性的提高。

1.jpg

小小的一方区域,是幼儿大大的乐园,老师们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赋予了区角的形式多样、创新开放,幼儿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大胆创造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此次观摩活动不仅为混龄教研组的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让大家对混龄区域游戏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混龄教研组的老师们能继续钻研,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谢月澄

审核: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