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2月份“星教师”育人故事
早春二月,小学部一群“星教师”用匠心织就教育星河的璀璨时刻。在“诚 朴 雄 伟”的校风浸润下,她们以三尺讲台为沃土,用粉笔耕耘出气象万千的世界——诚如春风化雨的谆谆教诲,朴若古树深根的治学态度,雄似破茧成蝶的生命力量,伟同星河浩瀚的教育理想。当第一缕晨曦掠过校训石上“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篆刻,这群教育星火的守护者,早已将教育的真谛化作行动。
1.张燕:张老师深知,孩子的成长始于细微之处。从孩子们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她便用心陪伴,手把手地教他们整理书本、抽屉,培养他们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她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们正确的读写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每当看到有孩子写字时趴在桌上或勾着手腕,她总是微笑着走过去,轻声提醒:“别用身体去够本子,把本子放正,让本子来够身体。”她的话语温柔却有力,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端正坐姿,握笔的姿势也变得规范。
张老师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更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挺拔的身姿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她结合学校的“行为素养比赛”和“广播操比赛”,耐心指导每一个动作。体育教研组长不禁赞叹道:“一10班的孩子身体挺拔、队伍整齐,像一支优秀的特种兵队伍!”这份赞叹背后,是张老师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每天放学后,张老师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教室里。她耐心地教值日生扫地、拖地,从如何握扫帚到如何把地拖干净,她一遍遍示范,直到孩子们掌握要领。在她看来,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品质,与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她用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的成长打好了人生的底色。
2.陈丽君:晨曦微露,巡视完校园,陈丽君老师便回到自己的班级三(3)班,等待学生们的陆续到来。铃声响,读书声起。她时而俯身倾听,时而示范朗读,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的朗读声越来越整齐,越来越动听。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灵动与智慧。一篇普通的课文,在她的讲解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她善于用生动的故事、巧妙的提问,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二月里的她开设了三年级语文组第一节公开课。陈丽君老师的教育情怀,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融入在生活的点滴中。课间,总能见到她在走廊上,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她的办公桌上,总备着几颗糖果,用来奖励那些勇敢发言的孩子。她对学生的关爱,细腻而无声。
陈丽君老师不仅是教学上的引领者,更是年级管理的“主心骨”。作为三年级主管,她带领三年级组团队,从晨读、课间操、中午就餐到放学路队,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她常说:“常规管理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在她的带领下,三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年级学风日渐浓厚。她是二月最亮的“星”,更是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引路人。
3. 张媛媛:张老师是孩子们眼中的“魔法师”,用生动的课堂点燃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她是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用专业和敬业引领团队不断前行。
告别了冬日的严寒,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张老师率先垂范,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神奇的童话世界——《骑鹅旅行记》。“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的看法是什么?”“敢于展示自己,你真了不起!”课堂上总是充满这样温馨、鼓励的话语,张老师一直在和学生共成长。
才走下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又站在与老师们交流的讲台。《从课堂到案例:公开课的深度挖掘与案例生成》是她正在与老师们交流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经验。她将自己写作的故事娓娓道来,用生动的语言和典型案例,引发老师们对课堂进行反思,她和老师们一起探究一篇优秀的教学案例应该如何构思,如何创作。她常说:“世界变化万千,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抱这个精彩的世界。”
4.彭怡: 彭老师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深知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创新性地建立了班级自我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在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中不断成长。此外,她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的班级“家校日志”,不仅详细记录学生在校的常规表现,还专门设置了家庭生活记录板块,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本日志既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借助这样的沟通机制,彭老师与家长携手共进,为学生营造了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每次走过彭老师的班级,都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干净整齐的教室环境,井然有序的课堂纪律,以及学生脸上洋溢的自信与活力。这一切都源于彭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用心雕琢。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纪律意识,让班级成为温馨、整洁的学习家园。在这里,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彭老师用她的智慧与爱心,为学生点亮了成长的灯塔。她以专业引领教学,以爱心呵护学生,以创新推动班级管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5.唐艳:唐老师在东南实验学校任教13年以来,不仅担任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多次获“优秀教学质量奖”。
在教学中,她会以各种方式营造活泼、上进、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保护孩子们的探究欲,她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生活中,她用爱心和耐心,感化着每一位孩子,当孩子出现疑惑或是矛盾时,她总能认真倾听每位孩子的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们机智的化解矛盾,教会他们后期的处理方法。她把孩子放在心上,她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沐光而行,每天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她相信: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只要心中有爱,用心深耕,一定可以迎接孩子们的每一次“春暖花开”。
6. 荀明霞:在小学部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英语老师,她就是荀明霞老师,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 “Harry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荀明霞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她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她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英语绘本、故事等拓展词汇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她指导的学生在“希望英语”大赛和区英语讲故事比赛中军斩获“特等奖”。在写作教学方面,荀明霞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观点,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教学工作,荀明霞老师还十分关爱学生。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用温暖的笑容和贴心的话语,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进步;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时,她又像知心姐姐一样,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学生们眼中,Harry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7.沈英:沈英老师近20年深耕教学一线。在教学中,她教学经验丰富,擅长以各种教学方式,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她教学严谨,但并不以分数丈量成长,而是用心灵去呵护每个孩子的光芒。
有一天放学前,一个小姑娘红肿双眼来到办公室“告状”:她带到学校展示的灯笼被弄坏了,灯笼上的丝带凌乱地耷拉下来,正如小姑娘委屈的模样。沈老师听了点点头,轻轻搂过小姑娘,低声耳语几句。不一会儿,小姑娘擦擦眼泪,在丝带上写上愿望,小心地把它挂在了办公室的雪柳上。从那天开始,总是会有几个小可爱在办公室窗外笑嘻嘻地向里张望。你再抬头看看那瓶雪柳,什么时候又挂了这么多愿望?那是学生与沈老师心与心交流的“暗号”。
她像风,有时略带凌冽,有时如沐阳光。她驻足在孩子们身边,用爱心和温暖唤起独属于孩子们的一抹幽香。
结语:当二月的玉兰在校园内含苞待放,星教师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她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批改作业的红笔印记里沉淀着教育匠心;他们或许不曾站在聚光灯下,却在孩子们清亮的眼眸中点亮了整个星空。这,正是“嚼得菜根”的智慧——把最朴素的坚守,酿成最醇厚的教育琼浆;亦是“做得大事”的注脚——用日常的星火,照亮生命的苍穹。
撰稿:何明涛
审核:朱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