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组名师工作室报道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我校小学部中语组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组内研究课活动。武昀老师和黄星辰老师分别授课了《大自然的声音》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课文。
武昀老师阐述《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利用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生动的乐曲,来体现大自然的美丽。她这节课的设计中关注描写声音的词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声音,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在教学的第二自然段渗透方法,结合描写风声的词语“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风声,这样的风声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学生说完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带着想象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小结学法:先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这些词语所描述的场景,体会这些场景的特点,再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黄星辰老师阐述《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产生建设美好家园的观念。在教学中,她抓住重点词语去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体会课文中用词的准确、生动、优美。根据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帮助学生再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她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上课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开放性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来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从心理上激发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也为课文的阅读积累了直观形象。
课后,张建忠主任带领工作室成员,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探讨,各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研讨活动十分热烈。工作室成员都能够在研讨中成长,在思考中前行。中语组的老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永葆学习之心,行思不止,砥砺前行!
撰稿人:武昀
审核人: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