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语文教研组专题培训研讨会
2023年9月14日,江宁区教研室在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开展了前瞻性项目“发现汉字”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我校小学部任姝童等老师前往参与学习,并在本周四的语文教研活动上与中语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首先,任老师介绍了“发现汉字”专题教研活动的教学理念。“发现汉字”不仅仅指随文识字,而是要用汉字去凸显课文主旨,带孩子们去发现语言的秘密,读懂课文,读好课文,从而实现文本核心和教学核心的统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任老师结合五场课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比如,潭桥小学徐佩佩老师的《坐井观天》,提炼了“井”和“观”这两个和文本主旨相关度很高的字,在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好字。教师以识促读,通过汉字的讲解与文章主旨勾连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许慧老师在《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许老师去掉繁琐的提问,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感受“微风”和“狂风”的不同,在读、练、演中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随后,任老师播放了张城静老师《日月潭》课例中的一个片段,以及教研员周爱华老师总结的视频。本组老师认真观看后,结合南京市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例进行了交流分享。邢文秀老师进行了发言:“传统的课堂可能是抛出很多问题,有大问题、小问题,那现在可能就是,教汉字就可以把大部分教学目标解决了,孩子们能够读得更好。这也是契合了课堂评价标准中凸显语言实践的要求,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李文睿老师也进行了分享:“对于青年老师来说,这次研讨会很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知识点太密,课堂时间太少的问题。这次的课例中,实际教学时间只有二十多分钟,而课堂的魅力并没有减少,真的给了我有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认真研读课本,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主旨,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精当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
教研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精彩课堂的源泉活水。老师们将继续学习探索,将汉字和文本的主旨、情境勾连起来,落实过程性评价,实现高效课堂。
撰稿人:任姝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