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数学与科学的融合课”为主题,对黄博元老师和张云云老师执教的《蜂巢的奥秘》一课进行了评课研讨。在本次活动中,教研气氛浓厚,大家畅所欲言,受益良多。
首先,黄博元老师和张云云老师进行说课,两位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视频导入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环节从观察入手,抓住蜂巢的形状和排列特点开展研究,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老师们积极地交流探讨,针对教学导入、探究过程、生活应用等各个环节逐步推敲,提出了许多有有深度的意见。邵楠老师针对密铺图形的讲解提出思考:在讲授时加入规范的解释和定义,从角的方面探究密铺图形过程中结合计算和推理整个流程会使得逻辑更加顺畅;陈元珠老师在学生提出猜想“空间大”之后如何过渡到平面图形的“面积”提出许多想法;高兰兰老师认为教学设计结构化清晰,并从学生体验角度给予肯定。黄春芬老师建议:密铺图形的讲解不应局限于正多边形,应该多拓展学生的思维。马婷主任针对数科与生活的联系提出了许多看法,学习探究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到生活本身,同时她提出关注生物进化的过程来探究,可以把蜂巢设计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普及。
最后,朱国军校长做出点评:第一,数学与科学的融合课应该打破学科边界,才能实现自然融合,这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学识。第二,学科融合要围绕真问题,真场景。蜂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允许学生将不同的想法提出来,在学生的想法中去提炼、延伸,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习真正的发生。第三,探究设计要更加严密,如蜂巢抗压性的探究对于纸张的高度、纸张的材质等方面的探究都要涉及。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多放手,允许学生自选研究方向,设计研究过程,才让探究的意蕴更浓。第四,跨学科融合要关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两门学科之间不仅要深度融合,还要能绽放各自独特的学科特色。
本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切实有效,有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极大的鼓舞了全校数学老师的教研热情,每位数学教师都收获颇丰;同时,此次专题研讨活动为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共同探究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撰稿人:黄博元
审核人:胡曦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