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小学中高数组开展延迟开学期间第三次教研组活动,主题为“学生在假分数的认识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困难”,全组老师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自己对于这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首先,鲍庆贺老师做了题为《假分数,假在哪里》的专题讲座,他从几个不同版本教材本节课的对比和苏教版教材对于单位一的认识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学生在认识假分数过程中难以突破的三个认知难点:1.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从而难以理解为什么假分数可以大于1,2.单位“1”的含义在不断发生改变,3.为什么大于1、等于1的分数也叫分数。
接着黄春芬老师从片段教学中应该突出些什么给老师们做了细致的指导,它认为片段教学设计应该突出的是反应核心问题的问题串,而非教学过程的简单梳理。马婷主任也就这节课的例题的材料给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她认为讲清楚假分数的意义,首先要抓住分数的意义,其次要抓住分数单位。比如例五第二问借助图片和数轴让学生实际感受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一,建立表象的认识。特级教师杜义超老师提醒大家,理解假分数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假分数的意义。
这次教研活动这是有效,老师们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接下来需要大家思考并创新的命题,希望老师们在集思广益后,更能守正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