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数学教研组
中高数组开展概念结构化教学专题研讨
[ 发布时间 ] 2021年04月20日    [ 点击次数 ] 10953
浏览字号:

4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后,小学部中高数组全体教师齐聚多动能教室,开展名师工作室活。本次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研究主题依然是概念的结构化教学。整个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由李青青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节展示课《乘法分配律》,接着是听课的数学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李青青老师的《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探索规律课,围绕“突出模型思想,渗透建模教学”的理念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作出了异构。“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的素材为载体,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类比推理,再到建立模型、解释模型的过程,充分感受模型思想。在其后的丰富拓展中不断赋予模型“生长”的力量,让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既根植于图形,又不拘泥于图形,使得用字母表达的乘法分配律有了“丰腴”之美。如果说从图形到算式是建立等式、发生联系的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那么从算式追溯图形让学生将具有“分”“合”特征的算式“幻想”成两个有相同长度边的长方形,则是“逼”学生尝试建立“图形模型”的过程,是将数学认识从具体经验向理性层面提升的过程从建立模型的角度出发,学习至此并没有结束,李老师特别设置的根据字母等式联想图形、在图形中解释模型的环节把学生的认识再次推向深入。

随后,组内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议。教研组长胡曦茜老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设计,她认为以往学生之所以在练习中做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容易出错,是因为没有深入理解运算律的本质,而通过从算式追溯图形,实际上是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表达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去理解运算律。最后,马婷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高度肯定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点建议,比如最后在拓展研究分配律是否适用于减法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本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小学部中高数组的教师们不断钻研课堂教学,向着分校“精研,精讲,精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撰稿:李青青

                                                 审核:胡曦茜

IMG_56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