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小学高英组开展了骨干班教师吉林大学培训分享。
首先,吕书乐老师分享了黄宝国教授《差点教育理念下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的讲座内容。黄教授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差异--有教无类;研究差点--因材施教;缩小差距--终身学习;共享差别--人人成才。作为教师,我们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成功。随后,吕老师又分享了贺庆国教授的讲座内容。贺教授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教师》讲座中为我们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读书--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反思--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共建--专业团队--站在集体的肩膀上。与我们分享了人生需要的三种智慧: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去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把前两者分清。只有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和神圣之感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和学生置于一个蕴含着神圣的场域之中,教学就抵达师生的灵魂。
接着,俞静蓓老师分享了孙良国教授关于教师惩戒权的法律问题的报告:合法原则要求学校、教师在确定拟实施的教育惩戒措施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不得实施法律禁止的惩罚措施。其还要求学校、教师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学生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避免不当减损学生的受教育权。教师在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惩戒时应充分考虑惩戒的动机与效果,在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惩戒措施。从目的视角说,惩戒是为了对学生失范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以使学生树立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其后未来继续实施失范行为。
暑假是教师进行的培训的重要时机,也是很好的充电机会,可以为教师搭建继续教育的良好平台。通过吕书乐、俞静蓓两位教师的分享,把吉林大学的教授们精心准备的讲座内容,包括新颖的理念、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以及教授们特具有的东北特色的口音和天然的幽默感带给了老师们,使大家耳目一新,收获丰厚,必将给新学期教研教学工作由增加一份活力。
撰写人:陈荣华
审核人:韩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