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上午,科学老师们在科学教室1进行了一年级《形形色色的动物》的集体备课。主备沈君君老师讲述了自己对这一课的创新设计。
首先,沈老师通过分析教材,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新的课程标准下对于《形形色色的动物》这一课的要求。这一课属于一下《动物与植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学科核心概念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一领域之中。本课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动物,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之后,沈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之前的教学设计。以往的教学,以出示多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动物的特征为主。在教学方式上略显单一,学生在重复的图片描述下逐渐失去了兴趣,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相对较平淡。
最后,沈老师讲述了自己对这节课的创新设计。通过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模式。沈老师设计了动物聚会的情境。通过在动物聚会中加入不同形式的活动,来逐步引导学生们认识各类不同的动物,并通过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模拟动物们进行分类。
大家对于这种形式的教学设计比较感兴趣,认为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够激活课堂,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的科学课中,大家一致认为需要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来提升学生们深度学习的效率。
撰稿人:凡霞
审核人:吕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