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分校小学部教研片体育学科活动
小学生上体育课是快乐的,是原生态的,教育者有责任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为了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进附中分校片体育教研活动开展,2023年3月28日上午,开展了“聚焦学科本质,创设真实场境”为主题的体育学科研讨课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官哲、附中分校李玉洁、将军山小学杨华栋、芳园西路小学王钰珉,四位优秀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内容、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深受附中分校学生们喜欢,附中分校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较高的运动技能展现、灵动的课堂学习力都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赞誉。执教教师运动技能的储备力、运动技能教学的适宜性和科学性、课堂调控学练顺畅力也在课堂得到彰显。师生在课堂互动交流中达到了情感共鸣,课始趣已生,课中趣更浓,课后乐犹存,成为上课学生的学习感悟和美好回忆。





授课教师:未来科技城小学 官哲
课堂亮点: 孩子们自主学习,发展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总结:
执教附中分校小学部三年级(13)班,上了一节《接力跑与游戏》体育课,本课通过成语导入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思考,通过课前练习让学生了解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孩子们学习了本节课接力跑内容,检验孩子自主学习成果再讲解接力跑的动作要领,巩固孩子们刚刚学习的内容。通过短距离慢走接力,加强孩子们右手传右手,错肩交接的动作,再加大距离,练习途中跑在何时伸臂给棒。再通过再次加大距离,练习完整接力跑,巩固从接棒,起跑,途中跑,交接棒的各个环节。再通过游戏进行上肢的补偿性练习,整节课设计合理,过程流畅,一节课的密度强度够,并达到85%的学生都学习掌握这项技术动作。
授课老师:附中分校小学部 李玉洁
课堂亮点:发挥学生主动性,生成学练赛
今天上了二年级合作跑的展示课,这一节课展现了我工作三年多的进步,也找到了未来继续提升的方向。首先,合作跑课堂内容创设趣味性的学练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利用敏捷圈自己自己探索,小组合作思维碰撞,创设了很多种新颖的玩法。在后续比赛中,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协商并解决练习中存在节奏不一致问题,经过练习磨合,组员的配合都更加默契,协商及合作处理问题能力得到提升,最终搭档们都能顺利完成比赛。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配合,共同协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城际火车融合了地理知识。
不足之处:最后的开火车环节,可以给每个组分配不同的路线,这样就可以避免几个小组的拥挤。如果提前让各组学生选一个合适的火车头,可以避免后面的组员跟不上的情况。对学生练习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还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考虑问题还需要更加全面细化。
授课教师:将军山小学 杨华栋
课堂亮点:《小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旨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
课后反思:
篮球运动是具有集体性和对抗性的特点,对学生竞争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等个性特征具有促进作用,本节课以篮球——体前变向运球为手段,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运球的控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课堂中通过学、练、评、赛教学方式,以“穿越丛林”游戏为场景,让学生将知晓本节课学习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为今后篮球比赛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讲多练。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教与练所占的比重,突出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教”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练”是让学生能够达到会的目的。本节课在动作讲解示范环节,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给他们一些自主学习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组进行学习交流练习,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让学生展示后,教师缩短讲的时间,利用精讲获得的时间让学生分组练习。精讲多练,使学生具备更多的主动性,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提升也更为显著。
改变传统理念。新课标提出,要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本节课围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进行分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合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提高学生运球的突破能力,为今后的篮球学习奠定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利用“穿越丛林”游戏,让学生知晓这一技术动作在篮球场上的运用和实用性,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热身活动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动态的学习环境中。
游戏中提高。掌握运球技能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放手让学生亲自体验,不断总结及时评价,培养兴趣。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赛”促学,以学促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真正的体验到了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从整节课来说,设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多,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美中不足是课堂评价较为笼统,技术动作难度过大,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完成率不高,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法,多鼓励学生,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营造一个快乐的教学环境,力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快乐的体育学习氛围。
授课教师:芳园西路小学 王钰珉
课堂亮点:发挥主动性 方法引导有效
课后反思:
在课中紧扣课堂目标,通过高低姿转换、左右换手、听音报数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练,能够在练习中及时发现指出并解决问题。课堂中将示范讲解、自主学练、合作学练等有机结合,运动负荷设置合理,目标达成率高。
课堂中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进一步多样、新颖,提升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活动总结:
张建亮老师召集参会老师一起交流学习“聚焦学科本质,创设真实学练场境”的主题解读。聚焦学科本质:对照新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体现学生主体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难度挑战呈给学生,把练习感悟还给学生,达到激发兴趣,培养志趣,养成乐趣的目标;创设真实学练场境: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知道学生究竟要什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技能嵌入到真实的生命场境中,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机会,从而帮忙学生获得匹配的教育,如此一来,教育就活了,学习就活了,学生就活了。




撰稿人:吴晔
审稿人:张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