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体育教研组
第十六周体育教研组新闻稿
[ 发布时间 ] 2019年12月18日    [ 点击次数 ] 11783
浏览字号:

 20191217号全体体育老师齐聚美术教室9进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首先由教研组长张建亮老师进行工作布置与教研组长例会精神传达:

1.本学期考试时间15--16周完成,等地优、良、合格、不合格

2.这几周各学科检测的考试,大家关注手机短信,办公室相互提醒

3.马主任对接结果,成绩一定要注意填写,私下可以跟班主任作个交流沟通

4.体育学科不停课(适宜运动量),周三进行备课检查   

5.赵爽提醒:第10期个人课题第二次材料上传问题

其次由张建亮老师就南通之行进行了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思维导向新转变

从原来课堂上注重结果思维变为注重分析理解的问题导向。和学生一起对内容层层分析,抽丝剥茧,带领学生遨游于趣味数学当中。

二、深度融合显初效

学科融合,数学与生活(调查研究来学校方式--乘坐公交车、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数学与计算机(如何画扇形图)、数学与学校部门融合(学校德育处发出倡议,环保、绿色出行),师生课堂关系的融合(探究、思维风暴)都在短短40分钟课堂有所呈现。

三、精彩教学露真功

学生讲解精彩、团队讨论汇集智慧精彩、教师主导分析精彩,教师的教学引导因时而为、因势而为,关注课堂的动态生存,有在老师的预设范围之内。老师的语言也很经典---大胆猜想就会有独特发现。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摆渡人,身心发展的摆渡人。这位老师应该最起码是地方的骨干或学带人物。

个人的不成熟的思考:

1. 导学单在大屏上显示学生看不清楚,有没有放的必要,还是放上去,扩大到学生都看得见

2. 教师主导性感觉过于强势,有时候学生会有被“晾”在讲台的感觉,由于为了要更高的课堂效率,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组织节奏稍微快了一些。

3. 如果我们听课对于我们学校有所了解的话,对袁隆平更有深刻了解的话,可以加上袁隆平就是后面听课老师们的校友,而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新平台。

  最后是组内李高尚老师就跳远的技术动作进行了组内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