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小学部四(8)班农作园收获节实践课纪实
时值立冬节气刚过,民间素有“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的农事传统。11月12日下午,暖阳高照,我校四年级8班的同学们在学工处王德健副主任、年级主管黄永巧老师、班主任蒋珊珊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学校农作园,开展了一场以“应时而作,乐享丰收”为主题的菠菜采摘实践课,亲身感受节气与农耕文化的神奇魅力。
活动伊始,农作园里经验丰富的种植奶奶便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智慧的“田间课”。奶奶指着绿油油的菜畦说:“俗话说‘霜打菠菜甜’,经过霜降后的菠菜,为了抵御寒冷,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糖分,所以现在是我们采摘它最美味的时候。” 一句生动的农谚,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家认真聆听着奶奶讲解菠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对“应时而作”的古朴智慧有了初步的理解。


观察与采摘环节中,同学们兴致盎然。他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历经风霜后愈发肥厚的菠菜叶片,验证着农谚所描述的景象,并亲手将一棵棵饱满的菠菜采摘入袋,田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收获的喜悦。











实践结束后,蒋老师趁热打铁,在班级里组织了一场以“收获的滋味”为主题的微班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下午的见闻与感受,有的对“根深叶茂”有了直观认识,有的则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切身体会。蒋老师引导大家将这份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倾注于笔端,完成一篇篇“我的采摘”创造日记。在日记中,孩子们不仅记录了活动的过程,更用文字描绘了菠菜的形态、采摘时的心情,以及从种植奶奶那里学到的农业知识,将短暂的体验沉淀为永久的记忆。



当晚,这份来自校园的“立冬礼物”被孩子们带回家中,化作了与家人分享的温馨佳肴。清炒菠菜、菠菜鸡蛋汤……同学们在参与烹饪的过程中,再次成为了劳动的主角。




从田间地头的亲身实践,到主题微班会的思想碰撞,再到创作日记的沉淀升华,最后到家庭餐桌的温暖分享,四(8)班的这次活动,成功地将劳动教育、节气文化与语文实践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育人闭环。正如班主任蒋老师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知识的源泉不仅在书本中,更在广阔的自然和用心的生活里。”
撰稿:蒋珊珊
一审:王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