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17级16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为积极响应全国珍惜粮食的号召,加强学生粮食来之不易的意识,激发劳动热情,在学校“光盘行动“的理念指导下,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2017级16班的同学们,于2020年11月14日上午,前往八卦洲农耕实践基地开展了“金秋收获季,最美小农夫”的劳动实践活动。
金秋10月秋意浓,遍地充满着收获和喜悦:我们才送走金黄的桂花,稻子也黄了。孩子们相约一起,走出校园,走进了田野。
8点半,中巴车从学校南门准时出发。途中,老师给大家科普了:什么是“五谷”;如何养活中国 14 亿人口? 2000 年,中储粮如何成功阻击了美国发动的粮食战争的历史等知识。老师们利用传统农耕文化,结合时事政治,给小朋友别开生面的上了一堂启蒙课。
首先参观了农趣馆,大家了解了农具、五谷等知识。他们兴奋的抚摸着这些农具,感受着劳作的气息,充满好奇。然后,大家来到了稻田。
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彰显着秋收的喜悦。“小农夫”们迫不及待的一字排开,争先恐后的投入了劳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兴奋的学习割稻子。紧张的劳动开始了,太阳晒在他们的小脸上,汗珠闪闪发光:顾不上擦汗,用手抹一把,就又弯下腰了。一撂撂的稻子码在了身后,笑声,镰刀割断稻苗的沙沙声混合在一起,谱成一首美妙的乐曲。大家体会着劳作艰辛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协作分工。
经过简单的午餐和休息,下午是“田间寻宝”环节。“宝贝”们——紫薯、红薯、白薯一一被大家发现:通过参与游戏,同学们了解了薯类作物的外形,生长习性和挖掘技巧。
下午3点,活动结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不在只是课本上的一首诗:春种秋收这些和种植有关的知识,也不再那么抽象。孩子们有了对土地的感受,有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感悟,有了满眼都是金色的秋实喜悦。
同学们携带着劳动的“战利品”:新鲜谷物和红薯胜利归来。一天的活动,让同学们都收获了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