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第二学期体育组校内公开课三
[ 发布时间 ] 2022-03-11 00:00:00    [ 点击次数 ] 9258
浏览字号:

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教学设计

体育组:姜书军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立德树人”的宗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习锻炼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都能够受益,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行进间低手上篮是篮球运球部分的基本技术。其价值是通过练习能发展手指手腕手臂的灵活性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设计思路是在技术学练方面以初步了解并能够掌握的方法,以及控行进间低手上篮制球的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并重视对发展学生运球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运球练习也是比较枯燥的,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一男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间,可塑性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纪律性也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时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监管。

四、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积极参加篮球学练活动,并能讲出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区别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完行进间低手上篮成动作,85%的学生能较为流畅的完成行进间低手上篮,30%的学生能顺畅的完成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切换。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信心,培养创造力及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难点

重点:行进间运球的节奏

难点:上篮的手型动作

 

六、教法、学法

直观示范法、语言法、竞赛法、模仿学习法、小组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完成后后安排游戏“喊数抱团”,热身的同时发展学生灵敏性。接着熟悉球性练习,为学习运球打基础。

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行进间上篮完整动作并讲解,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并巡回指导,教师示范低运球完整动作并讲解,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并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尝试行进间上篮变换练习,口令引导学生练习并指导。鼓励学生行进间上篮练习,利用器材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行进间上篮技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

结束部分:

集体放松,集合总结,归还器材

八: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45%

平均心率:120/分钟

九: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20

QQ图片20220511154557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