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我校完备的资优生培养机制,今年,我校高中部高二年级又有6名学子顺利通过东南大学少年生首轮选拔!
《东南大学2025年少年生招生简章》中对“招生对象”界定为成绩优异、智力出众、具有专才和特长、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十六周岁以下(200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校高二年级理科学生,少数特别优秀的高一年级理科学生可破格选拔。祝贺他们,未来可期!
我校资优生培养再添新平台
卓越英才班
今年,我校资优生培养再增新平台,将与南师附中联合共建“卓越英才班”,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卓越英才班”是依托南师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联合体办学优势,通过师资共享、课程共建、学生共育的协同机制,探索与南师附中资优生联合培养创新体系,构建多元协同育人生态,以系统化设计打破学段壁垒,加大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力度。
“卓越英才班”将在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上与南师附中同步,同时融入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竞赛课程内容。将与南师附中共享课程资源,资优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和免修制,为学生学科竞赛、特长发展、参与清北和华五各项人才计划、中科大少创班、西交大少年班等项目提供课程支撑。
学校将在原聘任的学科建设指导专家团队的基础上,再聘请南师附中骨干名师与我校学科组建立一对一结对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定期开展“卓越英才班”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建立学科联合教、学、研机制,南师附中骨干名师定期为“卓越英才班”学生开设学科专题课程。
“卓越英才班”将在我校2025级高一年级设立,在能够编入东南大学基地班的基础上,通过我校加试选拔组建,同时,学校也会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准入准出机制。
让优秀者更优秀
“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是我校的教育追求,为此,学校通过构建系列课程,不断为培养卓越的拔尖后备人才搭建平台。
1.大学基地班课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深化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式育人体系,我校与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设并共建大学基地班。该班级面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以及科技创新、人文创作等领域具备突出特长与发展潜质的学生,通过定制化课程体系、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跨学段科研实践平台,系统打造适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专属培养路径,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与质量跃升,助力特长生在学术前沿领域持续深耕发展。
2018年5月,我校与东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7月,两校共建“东南大学基地班”。两校以东大基地班为依托,通过开展三年一体化的课程活动,发掘学生实践创新潜质,共同探索创新拔尖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2023年3月,我校与吉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吉林大学基地班”。充分利用吉林大学基础学科的资源优势,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理科类、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
2024年4月,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我校与东南大学继续深化合作,共建“东南大学理科基地班”“东南大学文科基地班”,同时,我校成为东南大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学校”。
2.菁英班课程
近年来,我校在高中部每个年级选拔优秀学生,优中选菁,成立“虚拟菁英班”(以下简称菁英班),探索出一条资优生培养的新路径。学校整合高中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挑选优秀教师为菁英班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短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东南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邀请东南大学的教授和优秀学长为菁英班学生开设讲座、规划高中学业、分享学习心得和心理调适方法;学校邀请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们和菁英班的学生交流,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思维;学校还鼓励符合年龄条件的菁英班学生积极报考大学少年班,并为他们提供课程方面的支持。
3.学科竞赛课程
我校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大多都是零起点,五大学科竞赛成绩却一直稳居南京市前列,“零起点、高质量”成为我校学科竞赛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经过多年的选拔、培训,打造了一支完备、稳定、高质量的竞赛培训团队,拥有一套完整的竞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了完备、科学、有针对性的学科竞赛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