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上,老师播放了电影《死亡诗社》。在完成影评作业时,我曾写到:“‘金融,工程,建筑,计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但诗歌,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Captain船长,他教会了学生追求快乐,但是却没有教会他们反抗,他教学生成为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却没有教会他们现实的残酷。充满理想的开篇,悲剧性的事件结尾,理想终归要回到现实。”文字满是悲观,可再回望我的高中时代,事实好像也未必尽如此。
高一分科时,我选择了文科。并不支持文科的大环境,为这个选择覆上一种“世人皆向海,唯我独向山”的悲壮。社会说文科专业的知识不能迅速转化为技术成果或经济效益;大众说文科课程的概念理论晦涩难懂,不会有实际应用场景;现实说文科专业分高退路少,就业前景不佳。文科或许不是最优解,但也没有人可以断言学文是错误的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燃烧的是读史后所晓民族国家滂沱大义激荡出的赤诚鲜红,存有的是亿万万同胞钢铁意志铸成的不毁城墙,心中万念的是横渠四句,是范仲淹一生写照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学带来精神的力量,就像屈原曾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给人力量,规正人的品行,催人正直坦荡。
高中时的假期大多是短暂且极具压力,这在大背景下无可厚非,我选择在这片刻的松懈去看看更远的地方。“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意义,要靠一步一脚印地亲自丈量;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之一。没有亲眼见过那青黄相接,无法深刻理解江河汇流的震撼;没有亲身走过那黄沙戈壁,不会真正体会沧海桑田的变换。高考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我尚不知道日照金山是怎样的奇观,只匆匆一瞥南迦巴瓦峰的真颜;大学后的第一个长假,在鱼子西四千米的海拔抗下沉重云层的阴影和骤降的风雪,我看到夕阳余晖倾斜在雅拉雪山,拖曳出金色的虚影。或许伟大的自然,总有渺小的我们,但生命的主题除了选择,还有感受和自由。
现在,我仍坐在文科专业的课堂上,专业知识要我探讨中国考古学与新博物馆学之于社会的意义,要我理解文物与民族的概念再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仍向着那座山踽踽独行。但在五分钟的课间和结束文献积累的夜晚,我也会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我在吉印大道1999号看过晨光熹微也看过繁星点点,我记得深秋时枯黄的梧桐叶落在环形道,运动鞋踩上去的触感,记得夏天的傍晚,阳光斜射在教室黑板上金黄的印记,记得班会课上全班同学一起高声齐唱的《起风了》……我不知道我的青春翻涌成了什么样子,不确定我的指尖有没有弹出过盛夏,只知道匆匆又三年,我们高唱着,追梦的路途便是这一首歌。
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行至末路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再谈理想主义与现实的选择,当然可以谈论宇宙或天空,或是沙滩里的碎石和人生。诚然每个人所期待的世界都和现实世界有所不同,但请保持思考,保持热血沸腾。青年人的人生,在身前,不在身后。你可以抓起技术生产力,也可以立起上层建筑的杠杆,可以试图捡起六便士,也可以只看月光。海有海的广阔,山有山的高远。有人远赴汪洋之畔,你要独步向你自己的青山。
前路昭然,你我共济。
学姐介绍:仲飞扬
南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23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高中时担任班级团支书,积极组织团支部工作,开展团员宣传教育,曾获南京市优秀团员称号。学习上,努力追求自身进步,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多次获得菁英奖、学科发展卓越标兵等称号。作为校队成员,随校机器人队多次参与省市及全国竞赛,获得过省市级、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