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材 大用途 ——初高中化学组举行传感器在教学中的应用研讨会
[ 发布时间 ] 2025-04-16 00:00:00    [ 点击次数 ] 799
浏览字号:

2025年4月15日,我校教学服务中心牵头初高中化学组邀请威尼尔传感器南京地区的总负责人燕鹏老师作为主讲人,在二楼多功能厅开展了针对传感器的操作规范及教学应用的研讨会。初三、高中化学老师及化学实验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1744784597882030.jpg

研讨会上,燕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初高中常用传感器的型号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案例。燕老师使用无线传感器测量了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的放热过程,以及中和反应的体积-pH反应曲线,生动而又具体地展示了传感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可操作性、直观性、及时性以及灵敏性。通过传感器数据的呈现,师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捕捉到化学反应中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反应现象,也能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更好地实现实际的实验现象与课本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相互连接与映照,为知识点的呈现提供了更直观和精准的切入口。

1744784630196380.jpg

1744784631374555.jpg

参会的老师和实验员们踊跃发言,各自分享了传感器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深入讨论了与传统实验手段相比,传感器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与尚需优化的不足。传感器的体积虽小,重量虽轻,却内含精密的电子元件和复杂的工作原理。大家纷纷感叹,要想把传感器用得好、用得精,从传感器的选择、实验的设计、装置的搭建、到最终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每一步都大有学问。为了呈现出理想的课堂效果,对学科知识的充分理解是基础,实验方案的反复实践与打磨亦是必不可少,这也正是传感器在实验应用中的挑战所在。通过这次交流,老师们对于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式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利用传感器进行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思路。

1744784667872667.jpg

加强传感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顺应了数字化实验在理科教材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的趋势,更是为日常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专业化探索与创新赋予了更大潜能。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传感器在我校初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广泛、深入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校数字化实验室的改造、升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与参考。

 

撰稿:谭婧婷

校对:刘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