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6月1日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江苏赛区的比赛中,我校高中部“创客空间”社团学生在人工智能天工造物赛项中取得佳绩!
高一4班钟承峄、徐宏程同学获江苏省一等奖;高一7班钱钦岳、李欣桐同学获江苏省二等奖;高一2班卢婧妍、高一2班王籽尧、高一3班施穆然、高一4班王泺钧同学获江苏省三等奖!
在此前举行的2024年南京市和江宁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人工智能(智能博物)项目中,我校高中部刘捷睿、刘辰玥等6位同学获南京市二等奖,张梓恒等4位同学荣获江宁区一等奖,孙睿等6位同学荣获江宁区二等奖。
祝贺获奖的同学们!感谢余洪成老师和通用技术组的悉心指导与辛勤付出!
赛事介绍: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被教育部确定为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该比赛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普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简称NOC大赛(NOC为Novelty, Originality, Creativity的缩写)。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届。
获奖感言:徐宏程
高一上学期选社团的时候,我在社团介绍单上看到了“创客空间”这个社团,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加入了它,从此开启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最开始我刚进入社团,对机器人的使用并不熟知,因此显得稍有笨拙。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完成了对机器人搭建、激光切割技术与AI编程的学习,在一次次实践与操作中慢慢增强自己的技术水平。
高一下学期,各项人工智能的比赛接踵而至。我们在余洪成老师和张文文老师的带领下,经过赛前的集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学到了更多和比赛相关的知识,发掘了创造力和潜力。在今年四月份举行的智能博物赛事中,我们小组取得江宁区一等奖、南京市二等奖的成绩,初次品尝到胜利的果实。这次六月份的NOC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中,我和我的队友荣获江苏省一等奖。成绩的取得,背后离不开队友和同学的鼓励、老师的支持和先前比赛经验的酝酿。
在比赛中,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为人工智能类的比赛,大多要求参赛者两两组队,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和队友配合,发扬团队精神,在不断的相互帮助中取得好成绩。
当然,在这些赛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弥补,勇攀高峰,争取更好的成绩!
钟承峄
回想起三月初得知参加人工智能比赛的那个晚上,我始终对余洪成老师、张文文老师的知遇之恩表示由衷的感谢。一直以来,我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奈何我已经参加了学校的化学竞赛班,就不能再选择创客空间社团。但是余老师和张老师给了我参赛的机会,让我得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付出、拼搏,迎来胜利的曙光。
训练并没有一帆风顺——AI摄像头识别的错误结果,繁复而看不出任何问题的错误代码,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偏移,无数次让人眼前一黑;搭档的“我有一个想法”,他的不断改装和我的不断拆迁,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纸上谈兵”与“实践出真知”;日渐逼近的赛程,课内学习的压力,多个竞赛的取舍,以及无数个大课间晚自习的“挑灯夜战”……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白费——回报我的,并不是普普通通的一纸证书,而是长久的磨砺中老师的指导、搭档的配合、训练的汗水和那段拼搏岁月于我身上留下的痕迹。
比赛的过程中,准备充足的我依旧有些难以冷静,微微颤抖的手指敲击着屏幕,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比赛的结果是好的,但我微微一笑,我知道我得到了许多更宝贵的东西。
蓦然回首,我感谢老师的耐心,感谢搭档的执着,感谢家校的支持,以及……感谢我自己不断的努力、奋斗与坚持。
我将继续前行,更有力的奔跑。
王泺钧
高一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创客空间”社团,还成为了社长。在这次比赛前,我们团队在机器人编程与调试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只要一有时间,小伙伴们便会到创客教室来练习。虽然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反复尝试,不断优化机器人的结构。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水平也慢慢得到了提升。
经过这次比赛,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比赛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的宝贵经历。每一次的尝试和努力都是成长的积累。这次比赛让我学会了耐心和坚持,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希望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籽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这个词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这次比赛从开始的结构设计到程序编写,让我了解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结构和编程的技巧。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明白了团队的意义。对于平时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尝试,一点一点调试,从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后来的持续投入和不言放弃。比赛前的突发状况(比赛正式开始前二十分钟,我们设备的编码电机出现故障),我和伙伴冷静分析、寻找原因,最终成功解决了突发的问题。这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需要沉着冷静,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经历紧张的比赛,不断努力;面对突发状况,从容思考。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需要与团队相互团结,齐心协力。
卢婧妍
不知何时,比赛不经意就到了眼前。在一次次训练中,我和同学不断修改机器结构、优化程序,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并尽力优化任务时长,这些过程中时而有思维的卡壳,也有灵感的爆发。我们研读了很多次比赛的规则,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中,我们尽力把任务规划做到最优。从这次比赛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语音合成、人脸识别、AI模型训练等),还有团队协作、赛场灵活应变等等。赛前的紧急更换编码电机让人紧张,而成功后又感到自豪和喜说。当然,比赛过程中也留有遗憾,比赛中途因为有一次按键错误导致了失误。不过总有提升的可能,正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相信未来我能做得更好。
供稿:余洪成
校对:教学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