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写青春,“旗”乐无穷 | 2024级班级班旗展示活动(二)
[ 发布时间 ] 2024-09-18 00:00:00    [ 点击次数 ] 7322
浏览字号:

旗帜,譬如星火,可以燎原;譬如灯塔,让人振奋。

班旗是班级文化的集中展示,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每一面班旗都饱含着同学们蓬勃向上的力量,体现着班级的韵律节奏,彰显着青春激昂的底色。 

为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学校组织开展了班旗展示活动。一面面设计新颖、寓意深刻、独具匠心的旗帜凝聚着各班师生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PART.

1

高一(1)班

64a80eeda189b29aef1258344919cd3b.png

中间海浪的logo代表了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的目标和“长将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精神,也表达了我们爱读书,知识丰富。周围一圈的字是我们学校全称,下面“2024级1班”则表示为我们是2024年入校的高一年级学生。火红的太阳,代表了我们青春的热情。


PART.

2

高一(2)班

d4cc037bb8d0eba7834e3ca5bc5e88d8.png

图案整体采用黄金分割比例的同心圆,使观感更加舒适。画面中央为一个纽带状的“2”,象征二班团结一致。班徽中间部分类似一个钟表,寓意珍惜时间。背后的指针又似利剑般寓意展现自我,不畏困难。下面的部分为一本张开的书本,同时也是校徽的下半部分,象征脚踏实地,奋力读书。班徽下方是我们的班训,寓意善始善终。配色采用稳重的深蓝色和轻快的浅蓝色。造型以简单几何图案为主,较为简洁。


PART.

3

高一(3)班

1aec46549c4732591e99c7e7e1ebce74.png

班徽整体看来呈现古风形态。富有诗情画意之美,象征同学们文化底蕴深厚。设计元素为圆环、海浪、鲲鹏、金色祥云和彩蝶。龙身造型圆环寓意我们是龙的传人。蝴蝶代表打破束缚,自我蜕变。蓝色海浪和金色祥云代表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要不负时代,胸怀鲲鹏之志,奋发图强,“扶摇直上九万里”。更要有勇于挑战,打破束缚,敢于创新,破茧成蝶,追寻梦想之决心。这个图案的美好寓意,也是祝愿同学们都能以自信的姿态取得成功!


PART.

4

高一(4)班

7b69648dd7a300a09dde2835e03ad74d.png

LOGO主体以彩带为主体架构,形似“4”字,彩带的缠绕代表班级团结,下面是一本书代表班级,象征热爱阅读、学习。蓝色代表自由、稳重,绿色代表青春、活泼,红色代表坚强果断,橙色代表奋斗,黄色代表阳光,快乐。整体LOGO简洁、明快、灵动而不失稳重。


PART.

5

高一(5)班

7de9d9566b9b1cb616d9b5b1859876be.png

班徽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团龙”的形象作为主要图案,其形状与“5”对应,象征着5班同学的力量、智慧和舞动的青春。整体圆形设计和红色主色调,寓意着5班同学团结一心、追求成功和尚圆的激情、奋斗精神。班训:“笃学 慎思 厚德 弘毅”,体现了5班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学问、做人、做事要求的弘扬和追求。


PART.

6

高一(6)班

c5de2a6fe51f311c2cc88611f59fae07.png

火炬既为希望,又为目标,红色的六字形小人脚踏热浪追逐火炬,象征六班同学以昂扬斗志,不惧艰险的向目标前进。

松树象征着我们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学子们在学习上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蓝色小龙盘成“6 ”的形状,代表六班,象征智慧与勇敢,两侧的翅膀象征飞翔与超越。


PART.

7

高一(7)班

442c44a5517d362c4e4ca8242d4969b7.png

以高一(7)班为主体,同时采用南师附中校徽中书本组成航船的元素,预祝同学们在高中阶段乘青春之帆,遨游知识的汪洋。外圈颜色为附中绿,标明班训,内部为天青色,与青衿之志相呼应。


PART.

8

高一(8)班

a9ca13cb306dae9d47e8a5dbd9c8f533.png

班徽的主题色为黄色和蓝色,看着让人觉得平静舒服,同时黄色象征着乐观开朗,蓝色则代表宁静与智慧,这是对我们未来崭新的高中生活的美好期望。

两颗星星,小的那颗代表了我们班的同学们,大的代表我们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向着我们的目标与梦想稳步前进。

八班的标识数字“8”以莫比乌斯环的方式呈现在班徽上。莫比乌斯环象征着无限的循环,不断的重逢,希望我们的同学起点是青春年少的炽热梦想,终点亦是努力的美好成果。后面的背景由浪与雪山组成,浪是希望我们乘风破浪,迎接新的开始。

雪山也寄予了美好寓意。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追求、目标或梦想,就像攀登雪山一样,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这座雪山象征着个人成长、自我超越和内心的冒险精神。

编辑:学生发展中心

校对:陈舒

审核:纪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