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中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高二复习教学模式,5月20日下午,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我校承办的 “南京市高中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高二复习教学专题研讨会议在我校圆形报告厅举行。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我校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训华老师主持,南京市高中生物学教研员岑芳老师、我校党委副书记张蜀江老师、南京市五所直属学校和分校、市中心组、课题组的老师、江宁区和其他学校的生物教师们出席研讨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复习教学经验。
首先,我校高二年级主任、生物组万滨老师以《变量·2026》为题,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和“基本”,以不变应万变,以一招破亿招。强调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抓起,构建知识框架。万老师以跨膜运输部分的题目为例子,表示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调研,由基础知识点来思考可能衍生出的题型与题目;带领学生深挖教材,强化知识间的关联,让学生会理解、会识记、会表达;要强化学生思维方法教学,尤其是因果逻辑的训练,对理解题目、解决题目有极大帮助。
接着,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高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二生物备课组组长姚国成老师以《潜心研究 精准复习》为题,从研究政策、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作业和研究学生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教育教学经验。为了应对新的考情和新的教材,姚老师对每年的新考试文件、新的试题进行研究,提出“研透高考,以考定教”、“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两个策略,分析学生的备考误区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教师应关注新教材,并培养学生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对比、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然后,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副校长王丽老师以“光合作用一轮复习课”为例,展示了大科技教育理念下的“生长课堂”实践。该理念强调科技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动态建构与实践应用。课堂注重分层作业设计,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并引入多元评价机制,精准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此外,针对学生常见的学习痛点,如实验细节模糊、动态情境分析困难等,复习课通过互动讨论和科学思维训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为高考复习提供了高效、创新的课堂模式。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组长邢辉老师以《南师附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高效课堂与分层作业设计》为题,分享了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策略,强调“见树又见森林”的教学理念。该策略通过知识框架搭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课堂采用分层推进模式,从基础概念到拓展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作业设计遵循分层原则,涵盖默写强化、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规律,并借助新技术如3D动画、AI工具等提升教学效能。邢辉老师指出,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精准分析学情是提优的关键,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最后,南京市教研室高中生物学教研员岑芳老师开设《优化课堂与作业设计,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岑老师说,爱高三,更爱高二,最爱高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尽早考虑,高中要从高一、高二年级抓起。同时分析了当前生物学科发展现状,针对现状,要努力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卓越发展。提出要努力提升选学生物学学生的优秀率和参加生物竞赛学生的获奖率,根本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始,精准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思维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从知识教育走向育人,立德树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为之后的教学工作点明了方向。
本次专题研讨会,各学校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助力更多生物学“优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