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中心
家长学校
呵护心灵 微笑前行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5·25心理健康日主题系列活动(二)
[ 发布时间 ] 2024-05-24 00:00:00    [ 点击次数 ] 10484
浏览字号:


校家社同频共振    激发心灵“心”能源    共绘多元教育图    

 

心理减压,识别不良情绪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问候,能够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微笑是自信的象征,能让人在困难的时候笑对人生。然而,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良情绪悄然侵袭,它们不仅剥夺了我们微笑的权利,更可能对我们的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如何敏锐地察觉这些潜藏的不良情绪?又如何巧妙地摆脱它们的困扰呢?值此5月8日世界微笑日之际,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吕春梅医生,凭借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国际部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心灵成长的深度体验。


同学们跟随吕医生的步伐,探索微笑背后的力量,学会与不良情绪和谐共处,共同迈向更加阳光、积极的未来。 

班主任如何关爱自己

校园内,班主任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既是学生学术上的灯塔,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亲密伙伴。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学生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班主任们面临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大。为了帮助班主任们更好地进行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5月15日,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肖华医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肖医生以“压力气球”为起点,巧妙地将压力管理这一概念具象化,引导在座的老师们亲身体验压力的存在,深入了解压力的成因。


 

在肖医生的指导下,老师们认识到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的重要性。相信老师们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做好三件事,提供“心”能源

临近高考,高三的学生和家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对于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这种压力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甚至产生焦虑和迷茫;对于家长而言,他们的压力则更多地来源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如何在高考前夕让家长和孩子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度过这个关键时刻?5月16日高三年级邀请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蔡智勇主任来我校对家长和学生开设讲座。



蔡主任拥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从心理学、生物学的角度剖析焦虑、紧张,并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和建议,打破了传统心理学框架,获得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同频共振,亲情升温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意识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与学校的紧密配合,家长的言传身教、情绪调节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校家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5月22日,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戴鹏医生来我校,与高一、高二年级的家长们共同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这一议题。在沙龙活动中,家长们积极参与,或自由交流心得,或就家庭教育问题向戴医生寻求专业建议。






家长们通过与戴鹏医生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不仅增进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获得了许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了校家社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编辑:学生发展中心

校对:移燕

审核:纪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