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先做会,求全对,抓住中等题,一分不浪费,向规范书写要分数。
沉着冷静,遇易不喜,遇难不乱,遇新不慌,抓点突破。
一、认真审题
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做记号。
二、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稳中求快。考试时间紧,不可草草完成试卷,不要想着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要力争一次成功。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要有足够时间检查试卷,同时严格按规定的时间答题(化学60分钟)。遇到难题可先放下,不要因为这一小题而使整套试卷不能完成。可把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做上记号,等全套试卷做完若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
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切不可为省时间对一看就会的题草草作答,这样容易使会做的题丢分,不会做的题也得不到分。
四、认真检查,谨慎修改
做完试卷后,要抓紧时间检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
一要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或没有答全的;
二要检查解题步骤是否完整、是否规范,检查时要认真细致,要有耐心,避免出现由于粗枝大叶而造成的一些错误;
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答案是否合理。
(1)先根据自己平时考试曾经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检查;
(2)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是否注明条件,是否标明气体或沉淀生成等);
(3)查括号内的要求,有无按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4)有无未完成的试题,特别是做了记号的题目,看试卷反面有没有题未做;
(5)查化学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步骤的完整性;
第二部分 具体题型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做的好与坏直接决定化学能否考高分,试想若你错了两个选择题,计算题你即使做得全对,也等于没做。
题干中的关键词有: “正确”或“不正确”或“错误”;
选项中的关键词有:足量的xx、过量的xx,适量的xx,或一定是、不一定是……等
1.画出易错的字眼,如“正确”“不正确”“错误”“不完全正确”等。
2.由于都是单选题,遇到困难,有一种方法叫排除法,有一种方法叫代入法(凡是求X的化学式,都可用代入法),不会做的,先猜一个答案,然后做好记号(如把题号圈上),有时间回头再重新做。
3.不要轻易修改第一感觉,有时第一感觉是最好的。
4.鉴别物质时,留意NaOH固体溶解放热升温,NH4NO3固体溶解吸热降温。
5.图像题:一看坐标,二看起点,三看拐点(折点)
6.注意以下易错点:
冰水是纯净物; 氧化铁不是合金; 合金不是合成材料;
尿素CO(NH2)2加熟石灰研磨没氨味;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熟石灰不是氧化物; 磷燃烧产生的不是白雾;
CaCO3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物; 空气的污染指数不包括CO2;
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就是酸雨;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比其纯金属大,熔点更低;
镁离子:Mg+2这样是不对的; 氖气:Ne2 是错的,应该是 Ne!
填空题
注意题目关键字词,特别是括号中的说明(要做上记号)
(1)让写元素名称不要写元素符号;让写化学式不要写成物质名称,写物质名称不要写化学式,如果题目没要求你是写名称还是化学式,最好写名称,以免化学式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造成扣分;再如不要把盐酸误认为硫酸,质量算成质量分数等;
(2)填序号的不要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写化学方程式不要写成化学式;写化学式的不要写化学方程式;
(4)不写错别字。如“石蕊”写成“石芯”, “碳”和“炭”不分,“饱和”写成“饱合”,“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等。不少考生因写错别字、书写潦草使阅卷老师辨别不清而被扣分。
(5)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如元素符号别忘记了大小写的原则,化学方程式要记住配平,状态符号不要漏标注,反应条件要写清等。填空题的关键词有:选“是”或“不是”;“能”或“不能”; “一定”或“不一定”,从大到小后从小到大,填序号、填名称、填化学式等。
强调
1. 务必看清楚是填字母!还是填化学式!还是填名称!如果它是“氧化物”那么也属于“化合物”,也属于“纯净物”。
2. 如果给出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时,要看清是问“该原子”还是“该离子”!
3. 微观图只给出一个分子的,请看清楚两边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否则要配平!如果是给出很多个相同分子的,要看清哪些是不参加反应的!
4.用化学用语表示,就是用符号回答。如: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5.信息型化学方程式:它有什么反应条件,你就抄什么条件!
基础实验题
1. 装置选择:看清题目要选发生装置还是收集装置;如果问制取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填。
2. 三大气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制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锌粒和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计算题
找准已知、所求,分步计算多得分。
计算时首先化学方程式要写完整,(不要把化学式写错,要配平,还要注意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是否要打向上向下的箭头);相对原子质量要用试卷上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计算两遍,计算过程在草稿纸上完成,一定要先化简,再计算,至少计算两次。
防止出现“解不写、方程式不配平,不标气体符号,设未知数不强调质量,答不写或过于简单”
提醒: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必须是题目中给出的。
计算题的评分标准是分步给分的。“不全会不等于全不会”,哪怕写对化学方程式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做计算题要注意步骤清晰,解、设、列、答齐全,书写格式和单位、有效数字(要看清结果保留几位小数)等都应规范。
气体的制取
1. 看清要制取的气体、需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2. 所用到的反应原理
3. 所需的仪器(整套装置或拆分仪器需组装)、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除杂装置、多功能装置等
4.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制取气体、收集气体、验满、检验气体等)
综合实验题
弄清实验目的,通读题。
做实验探究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所给信息,如少量、足量、适量、过量;有无现象,沉淀、气泡,沉淀的颜色(白色、蓝色等);溶液的颜色(浅绿色、棕黄色、蓝色等),要先取样再操作,描述变化时要“….变为…”。
所有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思与评价都围绕着实验的目的来展开的。在进行实验评价时要从实验目的是否达到,实验方案是否简单、安全,快速,环保、经济,实验现象是否与实验结论相符等各个层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工艺流程题
1. 流程中如果有“研磨”或“粉碎”等字眼,目的是 增大反应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叫 过滤 ,其中用到的金属仪器是 铁架台,玻璃仪器有: 漏斗,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3. 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蒸发中的作用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4. 如果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在溶液中反应,发现反应物少了H或O,如何处理 把H2O作为反应物加进去。如果在空气,缺少氧元素,考虑氧气是否参加反应。
文字表达要注意
1.要看清试题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用化学用语回答,还是文字。
2.回答问题要直接
不要转弯抹角,回答问题要精炼,不要重复叙述。
3.回答问题时避免答非所问
如俗称写成了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写成了文字叙述。
4.语言表述要完整
缺少主语或前提会导致不知所云或不严谨。
5.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
要体现出因果关系,回答要环环相扣。
6.不要写错别字
不少考生因写错别字、书写潦草致使阅卷老师辨别不清而被扣分。写错了要划清楚,改清楚,不要“越描越黑”。
7.不要把化学用语、计量单位写错
如元素符号忘记了大小写的原则;化学方程式忘记配平,状态符号漏标注,反应条件未写清等;在化学计算中,有时单位不统一就代入计算,导致答案错误而失分,或者把“t”写成“g”,或者不标注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