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观摩联区线上教研活动
[ 发布时间 ] 2022-11-17 00:00:00    [ 点击次数 ] 8570
浏览字号:

   线上活动观摩感悟汇总:

  七年级备课组:

研究课《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民族的内迁》,宁老师这节课从“西晋的短暂统一”、“北方民族的内迁”、“北方政权的更替”三个部分,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及各民族交融的历史史实,结构清晰,史料丰富,尤其其多媒体手段中专场时视频内容与教师语言的配合,使整个微课更加高端大气,俨然一个小型的纪录片,动态的影视与静态的史料相得益彰,更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

汪老师《七七事变》这节课,以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设问导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学生手中的地图、文字等材料,采用分析史料、列表归纳、观看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将“穿越时空的对话”作为开放性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用时间轴梳理总结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研究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师使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设问、师生互动,有效地讲解了这一部分内容。战争的经过涉及面广,在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也不必要详尽展开,老师通过形象的画面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进行讲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通俗易懂。本课的落脚点是我们通过反思这场人类的浩劫应得到的历史启示: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刘妍妍老师汇总)


    八年级备课组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民族的内迁》: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目标。这些目标围绕核心素养,既有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养与熏陶。

《七七事变》,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史料教学法,实现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成果留给学生,把情感传播给学生的的教学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我们一线教师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邱海燕老师汇总)


   九年级备课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老师注重利用时间轴,地图梳理一战过程,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大量运用漫画,图片提升学生兴趣,加强理解力。采用倒叙方式讲解,将大战爆发原因和影响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以《历史真相》公祭读本中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为导入,授课内容依据课本内容顺序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教师结合图片讲述了七七事变的原因,简单经过和影响,第二部分国共第二次合作教学中,教师采用史料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第三部分淞沪会战通过视频再现战争中中国军民不屈的抗争精神,第四部分南京大屠杀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和日本法西斯的残暴性。最后通过时间轴的梳理完成了课堂总结。(李晓娟老师汇总)


211.png

集中观摩线上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