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体育组:于松松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习锻炼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都能够受益,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双手胸前传接球球是篮球传球部分的基本技术。其价值是通过练习能发展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设计思路是在技术学练方面以初步了解并能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以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并重视对发展学生传球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单纯的传球练习也是比较枯燥的,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一男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间,可塑性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纪律性也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时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的监管。
四、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积极参加篮球学练活动,并能讲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85%的学生能较为正确的完成传接球,30%的学生能熟练的完成传接球。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信心,培养创造力及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难点
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迎球、引球缓冲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六、教法、学法
直观示范法、语言法、竞赛法、纠错法、模仿学习法、小组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完成后后安排游戏“喊数抱团”,热身的同时发展学生灵敏性。接着熟悉球性练习,为学习传接球打基础。
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完整动作并讲解,组织学生原地集体徒手练习并快速检查纠正。组织学生短距离传接球练习(两人一球一传一接交替练习),组织学生较长距离传接球练习。集中纠正错误后再次组织学生进行长距离或短距离传接球练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传接球的距离)组织学生展示传接球动作、引导学生评价。组织学生教学比赛,(只能传球、投篮,不能运球)
结束部分:
集体放松,集合总结,归还器材
八: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55%
平均心率:145/分钟
九: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