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向第13届夏令营营员做了《泥土·种子》的致辞,期待“在分校的土壤上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一年来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类竞赛,并且在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竞赛中频频获奖!所以,本届夏令营我对大家依然保留这个期许,保留的同时也在升级迭代我的期许——让科技赋予种子成长的力量!
如何赋能?
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就是江苏涟水中专生姜萍,当然她现在已经不普通了,她的事迹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17岁的中专生能够在一项高手如林的全球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我想她一定是一颗心有热爱的“种子”,因为热爱所以一直有力量。不管身处什么环境,只要守住种子的初心就能生根发芽!有力量的种子会将泥土、雨露、阳光变成自己的能量,用大自然里最神奇的合成为自己蓄力赋能!
有这样一位老爷爷,因为从事着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研究,日子过的平凡而神秘。直到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揭晓才让85岁李德仁院士家喻户晓!高中毕业后原本打算研究火箭的他,意外被武汉测绘制图学院录取,这个意外成就了现在的李德仁院士也成就了这个研究领域。当我国布局北斗时,基站建设在一些国家受到限制,李院士组织团队攻关,创造性地研究出中国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针对卫星遥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不稳定、应用少”等问题,李院士带领的团队又投入到了“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预计到2030年发射252颗卫星,包括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卫星、高光谱卫星和热红外卫星,形成“星网”。
这漫天的“星网”是科技编织的浪漫!姜同学向我们诠释了成长不设限,李院士从一颗“种子”做起,成长为共和国优质的“育种人”,是科技赋予种子成长的力量!
每一颗种子的成长,都承载着泥土的情怀。所以,我们首先要感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为同学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将为我们请来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科学家。届时,同学们可以与大师对话,他们将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也会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探索科学世界。希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同学们感受前沿科技、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对科学产生兴趣。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在这个夏令营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和启发。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种讨论和交流活动,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追寻科技的奥秘,共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要遵守纪律,服从老师的管理,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全体同学要发扬乐观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夏令营中学有所得。
最后,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在江宁分校度过这充实而有意义的10天,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成长力量,以科技为支点,以自己为种子,以未来为天地!
谢谢大家!预祝本届科技夏令营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