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秋高气爽,为进一步发挥江宁区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学科片教研力量,促进校际间学习、交流,区初中历史“送教下乡”暨江宁片历史教研活动在桃红中学举行。江宁学科片全体历史教师、部分学科带头人、邻片青年历史教师共20余人齐聚一堂。活动第一环节,同课异构。桃红中学余根平老师、江宁中学马建钢老师共同执教九上第三、四单元复习课,风格迥异、各自精彩。活动第二环节,讲座送“宝”。首先,陆郎中学单维祥老师以《朗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围绕通过朗读感知知识点落实基础知识、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片断去培养学生理解归纳能力、读清题意以提取信息并训练解题能力三个维度,谈旨在面向全体的朗读“要点学习”、阶段性知识朗读、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以及如何适应教材、学情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接着,附中分校张海鸥老师作题为《集思广益,向课堂要质量》的关于集体备课的主题讲座。张老师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层面、从总要求到具体要求,围绕集体备课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实施等方面,详实地介绍了一个有规划性、有规范性、扎实高效、深入教研、追求质量的集体备课范式。两节微讲座让与会人员获益匪浅,顿有不虚此行之感。活动第三环节,评课研讨。讲优点、说不足、谈建议,研讨氛围异常热烈。活动最后,初中历史教研员朱桂红老师与区教研室王必闩副主任先后作总结发言。朱老师就“有序”、“有效”、“有人”、“有用”四个维度谈课堂教学“四有”:基于学科特点,教学要有时空观念;课堂教学要有方法、有手段;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获得感;课堂教学要精准、有实效。朱老师在发言中还提及要提升集体备课的效能,并强调知识梳理要落实到实际学情上等。随后,王主任围绕常遇的课堂教学问题强调,复习课不可过于琐碎化,要懂得“抓大放小”;结论式语句可问题式呈现,要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会课堂观察,要摸清学生的差异性。王主任最后还提及训练反馈的容量和时间分配等问题。
此次研讨活动安排紧凑、内容实在,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校际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平台。
桃红中学余根平老师在授课
我校教师作交流
马建刚老师授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