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有大用,却现于小处。知礼,懂礼,是文明之根本。学习礼仪是对我们终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课程之一。
13日晚7点,安静的校园里陆续出现了几群学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向报告厅走去;渐渐地,西环道上出现了更多这样的队列,静静的秋夜,只听到他们轻缓的脚步声,再细听,还有踏着落叶细碎“嗦嗦”声。这浩浩荡荡的队伍是什么人?要去做什么呢?原来,他们是分校初一的学生,要去赴一场与“礼仪”的约会。
来自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金牌讲解员、研学讲师、专门从事仪容仪表标准化、服务礼仪标准化培训的张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礼仪的讲座。
张老师一上台,向大家问好鞠躬,并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在行礼。接着通过一个小故事向大家表达了礼仪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同学们思考,我们在生活或者学习中有哪些失礼的现象。
“八礼四仪”是同学们熟知的,张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去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做到这八礼。
做有礼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张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不改变校服样式,穿衣注意场合、时间,发型适宜,不强行改变自己的风格。这些要求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了尊重自己的含义。
做有礼的人,其次还要尊重他人。遇人面带微笑,传递善意;进门记得敲门,尊重隐私;承诺务必完成,不辜负信任。
做有礼的人,更要尊重规则。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上课时不打断课堂,听讲座时认真做笔记,排队列时做到“快静齐”,观赏表演时要懂得鼓掌喝彩。
讲座中,张老师还喊了几位同学上台进行示范、互动,纠正了同学们的一些不好的坐姿、站姿和走姿。整场讲座,从进场到结束离场,初一学生都安安静静,展现了分校学子独有的风采和礼节。
礼仪,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无声之处彰显震撼。对于分校初一的学生来说,“礼仪”不再是外在严格的准则,而是内在自我的要求。进入分校两个多月,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礼仪”,通过今天的讲座,他们更加体会到“礼仪”带给自身的改变,体会到人人守礼的魅力。愿他们带着这种美好而宝贵的体验,在分校,逐渐成长为一个“守得礼仪,做得大事”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