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上午,初三化学组沈丽娟老师开设了课题《氧气》公开课。沈老师通过小活动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运用表格将物理性质加以归纳,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而后硫、铁丝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十分精彩,引得学生阵阵惊叹,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中沈老师善于抓住即时生成的教学素材,将知识点及时讲透彻。
沈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将教学过程设计为:
1、通过设问设计的方法引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组织学生用推理的的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学生推理水平;
3、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的出铁和硫磺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现象并记录;
4、把木炭、蜡烛燃烧改为学生动手的活动,让学生探究出两物质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并与空气燃烧现象比较,最后归纳总结出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5、通过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课外活动“推测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次活动课后组内进行了交流,让大家领略到沈老师教学设计的独到之处,课堂教学中强大的驾驭能力;对课中一些困惑提出不同的想法,使大家的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