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陈亮走进南京东南实验学校
——用"一微米"匠心点燃学子报国志
5月14日下午,南京东南实验学校报告厅内掌声如潮。2019全国最美职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202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陈亮,带着他的"微米世界"走进校园,为千余名初一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对话。
活动伊始,来自初一17班的邹习炫、13班的赵思博、15班的朱映荷三位同学,就青少年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工匠精神,如何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完美融合等问题与陈亮老师进行成长与奋进的深度对谈,并与部分场下的同学进行了互动问答,打破了单一的宣讲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在交流中成长。
讲座环节,陈亮老师以《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为题,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在平凡岗位上数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奋斗历程和成长故事。一微米有多细?大约是一粒尘埃的颗粒直径、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70。一微米有多重要?在过去,我们连生产一枚小小的易拉环,都要被国外垄断技术“卡脖子”。而技术工人陈亮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微米之间。老师携带并展示了几组模型,引导同学们沉浸式、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技艺与科技相结合的震撼人心的工匠力量。
活动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活动最后,陈亮老师与学子亲切合影、签名留念,并寄语广大学子:行行出状元,追梦永不言迟!
扬子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初一(7)班的李润一表示,除了勤奋学习,日后还会注重加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初一(18)班的宋梓睿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劳模陈亮将模具精度控制在1根头发丝1/70的故事告诉我,其实工匠精神就是踏实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工匠,我为他感到骄傲!”
“大国工匠、全国劳模进校园”活动在我校已经连续举行三年了。这是我校初中部劳动教育的课程之一,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实干敬业、求真务实的种子,让学生在故事分享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充分感受到将小我的梦想与时代大我充分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将活动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促进德育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与新时代工匠精神深度融合。
撰稿:肖舒月
校对: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