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是新时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了让师生进一步了解综合素质评价,4月25日下午,初中部在A4楼录播教室开展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主题班会活动,本节学部公开主题班会课由初三(21)班班主任范颖老师开设,初中部全体班主任参与了本次班会。
整节课分六个环节: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和内涵,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内容及重要性;第二,发纸质评价表让学生按项目以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真诚开放、持续改进为原则进行自我评价;第三,小组互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本着力求客观、积极参与、尊重理解的前提进行组内互评;第四,老师评价,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第五,各自根据今天的收获书写行动便签。最后班主任范颖老师进行总结。活动开展规范有序,一环扣一环,整体上达到了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我从而进一步明确提升自我方向的目的。
本次班会课效果良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让听课老师熟悉了综评的流程,学习了综评的方法,对后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课后各年级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评课。
徐琳老师:范老师的一节班会课让我们感悟颇多,在课上多层次地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不同老师对于学生的不同评价,让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不同维度。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也应当试着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引领学生,扬长补短不断的学习与进步,真正的做到“山花烂漫满庭芳”!
孙雯老师:范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参与活动,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和“结果”,根据同学们校内表现的评价,同时重视“行为”、“过程”的评价,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现状,学生自评、互评、他评,增加班会趣味性。班会末各科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了个性化的视频评价,使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本次班会课效果良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等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吴克老师:本节课教育主题醒目鲜明,紧扣学生实际,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有内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位一体的交流,达到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目的,一切水到渠成,娓娓道来。
周春丽老师:今天听了初三年级范颖老师的班会课,受益很多。班会主题是“综合素质评价”,分环节层层递进,整体上达到了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我从而进一步明确提升自我方向的目的。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撰稿:范颖
校对: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