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包饺子也要进课堂啦
[ 发布时间 ] 2022年05月25日    [ 点击次数 ] 10998
浏览字号:

近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对初中的劳动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能够独立完成午餐或晚餐中的三四道菜等等,可是具体怎么落实呢?

1.jpg

5月23日下午,初一7班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公开课——《好吃的饺子自己包——劳动创造幸福未来》。围绕“认识劳动的意义、亲自动手实践、结合实践再认识劳动”这三个环节展开。

主持人模拟了“央视主播说新闻”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然后分平时值日、农作园种植和校外志愿者活动三部分回顾了本班同学以往的劳动风采。

4.png

接着进入了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包饺子比赛。开赛之前,先播放许浩宇同学提前录制的包饺子视频教程。

5.png

然后安排六个身着厨师服装的“包饺子师傅”上台进行现场展示。

6.png

两轮培训之后,同学们早就跃跃欲试,主持人一声令下,六个小组争先恐后包出了各种形状的饺子。

7.JPG

 班主任和两位德育团队老师的点评丰富了同学们对饺子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热爱劳动的习惯不能靠一时一日的热情,更要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吃的饺子要自己包,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学生感悟:

劳动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在劳动过程中,我们相互分享,相互学习;劳动之后,我们收获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包一个饺子擦一张桌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劳动,都将像小小的雨滴,汇聚成川,汇成幸福的汪洋。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我们在课前预习新识,在课上认真听讲,在课后复习旧知,都是劳动。这样的劳动滋养我们的生命,灌溉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由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向光生长。

劳动创造了美好,劳动创造了未来,这堂劳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味的饺子,更是劳动的意义所在。让我们在劳动中携手共建美好的未来!(初一7班黄修浛)

 

观看示范的时候,我以为就是小菜一碟,不以为意。或许是平时动嘴太多,动手太少,以至自己做时竟有点儿茫然。好不容易为饺子缝紧了口捏花边却也不简单这边才弄出一点雏形,那边又露馅了。可见“所想”与“所为”有时并不完全统一的。

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更多的奇迹也等着实践来创造。当我一次次失败,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时,我感到有股力量在推我走向成功。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呢?我相信,通过我一次次的付诸行动,一定会收获更多生活的经验。

美好的未来需要劳动来创造,更需要双手来实践!(初一7班梅哲铭)


撰稿:周春丽

校对: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