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 发布时间 ] 2024-02-26 15:08:03    [ 点击次数 ] 2248
浏览字号:

  一、现状分析

2024年是附中分校小学部创办的第16年通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积淀,小学部已经成为区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小学和热点学校。

在教学改革中,我校继续积极行动,以和“成长型思维”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为抓手,引领和推动全校各学科的教学改革。跨学科学习是2022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因此,前一阶段,我们以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作为突破口,各学科组一起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全区范围内作了展示。为了更好地明晰学校的教学特色,我们迎难而上,以“少教多学,共生课堂”为指引,从教学实践出发,尝试进行学科教学主张的提炼,已经框架初显。但随着教改走向深水区,我们的这些工作也遭遇了瓶颈,亟待有新的突破。“双减”相关要求的常态化落实,已使得教育生态悄然发生质的改变,这对于分层作业、分层辅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组项目研究要更接地气、真研究,并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新学期我们要在这些方面有所精进,努力将学校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总纲,以“五育”并举的“幸福童年”课程体系作为基础,以“少教多学,共生课堂”指引下的学科建设作抓手,以新课标背景下学科融合教学的深耕和学科教学主张的提炼为突破点,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力争使得小学部能继续以内涵建设促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目标

成就学生目标。更好地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追求绿色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所有的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综合发挥我校独有的课程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成长教师目标。继续紧抓和引导老师们学用新课标。用心组织好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推动教师个人的主动发展和成长。用足用好各种平台机制和相关资源,与时俱进地优化教师分层培训,努力实现教师团队阶梯型跨越式发展。

发展学校目标。在新课标理念下,以“少教多学,共生课堂”为指引,以“成长型思维”相关的省级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学科融合教学的深耕作为突破口,以学科教学主张的提炼为催化剂,点面结合,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和新一轮课堂教学的改革,确保教学质量在区域内的高位平稳。

 

工作重点

项目一:提炼优化教学主张  深入课堂内涵研究

责任人:朱国军  张建忠  陈洋洋  

效能目标:完善教学主张 把教学主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

具体措施:

1.以优化教学主张为主题,教研组长要组织老师集中研讨两次以上,对现有的各教研组教学主张进行解读和推敲,提升文字表达专业性、内涵的深度和校本特色。

2.开学第5周到第6周,举办基于“基于学科主张研究”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个教研组推荐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教研组层面组织磨课两次以上,以提炼成的学科主张为指导,将学科主张进行精品课堂呈现,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相关的教学追求和理论依据,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特色,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3.教研组邀请市教研员、特级老师对学科主张进行针对性指导。

 

项目二:总结实践经验 跨学科学习接续深耕

责任人:朱国军、张建忠、马婷、陈洋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效能目标:进一步深耕学科融合教学,把跨学科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具体措施:

1.各学科由教研组长牵头,在总结上一学年融合教学经验,大组教研活动上带领老师学习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意识,提升跨学科素养。

2.教研组认真打磨融合课,做好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倡多种形式融合,双师、多师、一师,诸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跨界美育、体育、劳育,或美术、音乐、体育教师跨界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让跨学科学习从教研组展示课走入到常态的教学中。

3.各教研组将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方案交教导处审核,教导处审核确定后列表公示。

4.各教研组认真实施学科融合教学,并争取承办2-3次区级学科融合教学的特色教研活动。

5.期末全校进行学科融合教学的专题总结。

 

项目二:推进备课组项目研究和校本资源库建设

责任人:朱国军  张建忠  陈洋洋  

效能目标:备课组以小课题”为研究项目同时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

具体措施: 

1. 备课组梳理完善本学年教案、课件和习题,在平时教学中及时上传资源库平台,教导处不定期组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行政对平台内容进行审核,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2. 教研组要对备课组的小课题研究项目进行指导, 认真推进备课组项目。     

3. 备课组为单位,围绕个人项目研究的内容开设公开课,让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

4. 教导处一学年来各备课组及个人研究的成果进行验收。

 

项目围绕活动主题 高质高效开展教研活动

责任人:朱国军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效能目标: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提高教研实效和品质

具体措施:

1.开好每周一次的组长例会。教导处通过这个渠道布置工作,反馈问题,宣传新政新知抓好教研组长队伍建设,要求他们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组织好教研活动,同时在个人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成绩方面,走在学科组的前列。

2.期初教研组长明确教研活动主题,做好计划和方案,交教导处审核。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8次,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和创新,在读书沙龙研讨中,老师们分享《内生动力》读后感,在学习新课标中,教师理念得到提升,在名师视频观摩中,领略到专家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等等,通过高质量、有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带领老师们专业化成长。

3.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和审核好校内菜单讲座内容,建立校内菜单库,为老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4.学校组织行政和文员对教研活动随机抽查,第一时间在督导平台反馈检查情况,安排校内专家跟进教研组活动,进行专项督导。

5.期末以述职评价代替总结,集体评议,奖优罚劣。

 

项目四、多维度教师培养模式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责任人:朱国军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效能目标: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积极进行教师梯级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开展校内名师工作室活动,促进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①开学初,教研组内动员老师们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按照自我申报、教研组推荐和校长室审核的流程来确定上课名单语数外学科组开设六次左右活动。

②组长提前把方案和计划告知专家,上课时做好全程陪同。

③每次上课前,上课老师在组内磨课两次,争取精彩展示。

④上课结束,组长组织专家、老师们点评,总结反思教学。

开展“五个一”自我提升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①教导处成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发展班,布置青年教师每周写读书笔记;每学期要上一节组内课;每学期参加区、校论文比赛,力争获奖,积极参与每次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通过“五个一”工程培养青年老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成为是青年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②教导处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对于缺乏内生动力的老师,组织约谈,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学习。

3.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以赛促教共提升

①第1-10周,在教研组内先进行课堂教学初赛,35周岁以下老师人人在组内上课,初赛的基础上推荐出优秀老师参加学校赛课。

②第12-14周举办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优质课比赛聘请专家、初高中老师、行政和骨干做评委,请名师专家进行适当评点,从而带动整个教研组的专业水平。

 ③ 活动结束,教研组收集好赛课的案例和反思和大家共享,教研组长要对此次赛课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从而改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

 

 

项目四:青年教师展风采,

责任人:朱国军、张建忠、陈洋洋、马婷、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效能目标:通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深入开展“少教多学、共生课堂”教学实践,提

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

1.第1-10周,在教研组内先进行课堂教学初赛,35周岁以下老师人人在组内上课,

初赛的基础上推荐出优秀老师参加学校赛课。

2.第12-14周举办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优质课比赛聘请专家、初高中老师、行政和骨干做评委,请名师专家进行适当评点,从而带动整个教研组的专业水平。

  3.活动结束,教研组收集好赛课的案例和反思和大家共享,教研组长要对此次赛课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从而改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

 

1. 师徒结对 携手共进促成长

教研组开学初确定师徒互听课的安排表,开展师徒结对互相听课和学习活动,要求听课老师在教研组群里每周打卡,创设互相学习的氛围,鼓励年轻老师虚心向师傅学习。

 教导处通过不定期检查听课本和拍照打卡情况,积极落实和检查师徒结对工作。

 期末根据师徒结对的“具体要求”组织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青年教师转正定级、师傅发放证书和教师节表彰“优秀师徒结对”的依据。

项目课题研究和论文案例评比

责任人: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效能目标:确保各项课题真研究,有实效,有积累;组织老师参加市案例评比

具体措施:

1.引导做好第十期个人课题“十四五”市、区规划课题研究的管理与监督,及时上传材料,确保研究的程序规范;

2.组织老师参加江宁区2024年度优秀教育案例、叙事评选评比,升质量,争取提高获奖层次

 

工作月历

月份

工作内容

责任人

2月

1.新学期教研组工作部署

张建忠 陈洋洋

2.名师工作室和组内讲座名单确定

朱国军 张建忠 陈洋洋

3.校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始

张建忠 陈洋洋

语数外教研组长

2. 青年骨干教师“五个一”工程读书笔记

 

陈洋洋 语数外教研组长

3. 各备课组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常态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导处检查上学期资源库上传内容。

 

马婷  陈洋洋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3月

1.教研组活动督导

张建忠 李冉 陈洋洋

2.“基于学科主张研究”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3.开展校名师工作室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语数外教研组长

4.各备课组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常态进行小课题研究。

马婷  陈洋洋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4月

1.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2.开展校名师工作室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语数外教研组长

3.各备课组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常态进行小课题研究。

马婷  陈洋洋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5月

1.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2.组织老师参加区、市案例比赛

陈洋洋 教研组长

3.教研组活动督导

张建忠 李冉 陈洋洋

4.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5.各备课组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常态进行小课题研究。

马婷  陈洋洋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6月

1.学期教科研积分统计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2.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3.各备课组完善教案、课件和习题,及时上传校资源库平台常态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导处检查上传资源库情况

马婷  陈洋洋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7月

1.学期总结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

2.教研组长各项绩效考核

张建忠 陈洋洋 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