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思维之光,构建活力课堂
[ 发布时间 ] 2024-11-01 09:54:32    [ 点击次数 ] 2683
浏览字号:


——落实思维化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思维化课堂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思维化课堂中,教学活动应围绕激发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发展,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2024年10月22日,李冉老师组织科技组的所有老师围绕“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落实思维化教学”这个问题展开了研讨。

科技组的老师们展开了头脑风暴,大家各抒己见,认为打造思维化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提出科学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故事或科学游戏,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提问的价值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提问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提高问题的质量和针对性。

二、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探究任务。探究任务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拓宽思维。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示、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思维交流

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拓宽自己的思维。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思维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质疑和评价,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四、注重评价反馈

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同时,也要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反馈、评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在教学中打造思维化课堂,犹如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宝藏的智慧之门。当我们以问题为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探究为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合作为本,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我们便在教育的田野上播下了思维的种子。让我们携手共进,持续探索打造思维化课堂的有效路径,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思维碰撞的盛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撰稿人:凡霞    审核人: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