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非遗剪纸进校园教学展示活动
2019年5月21日上午,200多位剪纸专家和一线教师走进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共同研讨如何将非遗剪纸在中小学课堂中进行教学。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有很大作用。非遗剪纸进校园促活动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活动首先由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李森老师和四川三台县七一小学兰小奇老师进行剪纸教学展示。
李森老师的《抓髻娃娃》一课,从抓髻娃娃的造型到传统纹样再到美好的寓意,一一和孩子进行了互动。在讲到创作抓髻娃娃的方法和步骤时,李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范作给孩子展示如何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灵感来进行创作。孩子们下李老师引导下,很快拿出剪刀,进行了脱稿剪纸。作业精彩展示时,同学们创造出造型各异生动活泼的抓髻娃娃形象,在场观众非常惊叹孩子的创造力,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拍照。
兰小奇老师《可爱的葫芦娃娃》一课。从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导入葫芦娃娃,在用脱稿剪纸的方法快速的示范了剪葫芦娃娃。再者从欣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剪纸作品中,让学生感受剪纸的传统魅力。兰老师给孩子们再次示范如何将吉祥寓意的纹样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并讲解了阴剪与阳剪的运用。在兰老师风趣语言的启发下,孩子们找到了葫芦娃娃的特点。并进行了大胆的创作。兰老师精心剪了一课生命树给孩子们做展板,同学们将创作的葫芦娃娃挂在了生命树上,效果非常的和谐。
俩位老师精心组织课堂,范画丰富且精美,结合传统与现代,给孩子们很好的示范了剪纸的传承与创新。现场氛围非常活跃,多位专家和老师们一同参与剪纸,作品展示时互相学习和交流,大家都收获很多。
展示课后南京大学陈竟教授对俩位老师的示范课也给与了高度的评价。推荐大家好好参观学习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剪纸教学。陈竟教授就《什么是真正的非遗剪纸》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老师们更加了解剪纸文化。
接着苏小菊老师做了《根正叶茂 剪花烂漫 》的讲座。对活动嘉宾详细的介绍了我校三年来在校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剪纸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非遗剪纸的教学经验分享,以及在非遗剪纸进课堂的路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方法。
区教研员刘小康老师对我校的剪纸教学成果给与肯定。对本次活动的成果做了小结。
这是一次教学研讨的盛宴,是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个非遗剪纸教学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