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数组专家工作室教研活动:9加几
[ 发布时间 ] 2019-12-27 13:50:05    [ 点击次数 ] 11901
浏览字号:

 1211日下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低数教研组开展了“专家工作室”的第6次活动,由姜巧和张春义两位老师就《9加几》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运用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的式题时,体会到“凑十法”的优势,并能掌握凑十计算的方法。本课两位老师始终围绕课前设计的“9加几”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本节课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凑十”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数学“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设置“9+4”情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学生再摆一摆,探究计算“9+几”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计算“9+4”方法中,优化出“凑十法”能熟练计算“9加几”。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计算“9加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创造出适合自己的“9加几”算法,能有条理地思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数学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9加几”问题解决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参与学习、实践,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和学习习惯,敢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体验学好数学成功的喜悦练习部分,比较有层次性,从看图计算到摆小棒计算,再到在计算中发现规律,充分感知和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凑十法的方便。

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就这3方面进行不同形式的引导,其中张老师先带孩子们复习凑十歌,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图像和数字结合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找到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非常巧妙地为下面学生学习凑十做铺垫。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利用这样高效的复习和思考,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姜巧老师则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两位老师在授课中也均给出很大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使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尝试完整表述等,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活动结束后,“专家工作室”活动特聘的张素英特级教师,也就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不同角度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和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数学素养,同时也提出了建议,给两位授课教师和其他听课教师均有很大启发,今后,我们还将开展更多类似教研组活动,让更多老师有机会在这样高平台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