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中语组“罗刚淮专家工作室”专题活动
为了发挥专家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中语组开展了四次专家工作室活动,执教老师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邹余婷在四(10)班执教了一节名师专家课,课题为《挑山工》。中语组全体语文老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启发式教学,环环紧扣,以学生为主,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巨人的花园》一课营造了一个奇幻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邢文秀老师执教本课时,也是多次运用对比的方法。如借助课文第一幅插图,站在花园门口的巨人的巨大双脚和惊慌逃窜的孩子们形成鲜明对比,引入课文。学生学习生字时形近字比一比。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邢老师抓住花园前后景色的变化及变化原因这两条线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为理解文章主旨“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做铺垫。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王潇然老师在教学中先带着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接着针对文段描写制作肥皂泡和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教学,通过以读代讲,亲自动手做一做,吹一吹,切身感受,对制作肥皂泡的过程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文中有许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王老师入情入境运用多种方式带着孩子理解,在最后的想象环节,老师配上音乐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去感受,迅速进入了情境中。
镇洁老师执教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文章是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镇老师将表格作为复述故事的支架,降低难度。先让学生找出几处表示时间的语句,让故事脉络清晰可见,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特点有序地进行复述。接着带领学生感悟人物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故事中。让故事在学生心田滋生暗长。在复数第一天的情节时,让学生摘抄关键词,鼓励学生自主搭建复述支架,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生成的表格与课后习题表格的不同,创建学生个性化的附属支架,细化了课后的表格。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复述。使复述不再是枯燥的语文实践活动,营造了丰满情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几节课后,中语组教师均针对本次课堂教学展开研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罗刚淮校长也在课后进行了重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老师们专业的语文教学素养,同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希望,他指出在关注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要关注方法的传授和指导,在日常教学中要精简教学环节,扎实走好每一步。作为语文老师,最大的本事是研究教材,立足于单元要素,解读文本,走进作者,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上出自己的风格,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本学期“罗刚淮名师工作室”活动,充分发挥了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自我素质展示的平台,给中语组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
撰稿人:王潇然
审核人: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