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语文教研组
聚焦核心素养 探索思维课堂
[ 发布时间 ] 2025年04月18日    [ 点击次数 ] 158
浏览字号:


——记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四月教研活动  

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语文课堂创新实践,41日,南京东南实验小学部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科学精神与思辨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周丹、庄俊、王勇波三位教师分别执教研讨课,呈现了三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为语文教学与科学素养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一、古文思辨,叩问科学初心      

周丹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以“辩”为线索,通过角色朗读、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争辩。课堂中,学生化身“小辩手”,从“远与近”“冷与热”的角度展开思辨,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探讨古人观察的局限性。周老师巧妙设计“古今对话”环节,既深化了学生对辩证思维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阅读探索,印证自己的观点      

庄俊老师执教的《表里的生物》以“探索与印证”为主线,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结合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讨论作者童年时的猜想与印证观点的方法。庄老师以“猜想—验证—反思”为框架,引导学生体会印证观点的方法,课堂充满探究的趣味性和思维性。

三、想象为翼,书写未来科幻      

王勇波老师的习作课《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立足科幻创作,通过“时空穿梭机”“未来城市设计图”等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科学原理+人文关怀”的写作逻辑后,学生现场创作并分享《火星课堂》《纳米医生》等创意故事。王老师强调“科学幻想需扎根现实逻辑”,鼓励学生在畅想未来时融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四、研讨共进,深耕教学沃土      

课后,教研组围绕“科学素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展开深度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三节课分别从思辨能力、实证精神、创新思维三个维度展现了语文课堂的多元可能。组长魏老师总结道:“语文教学既要传承文化底蕴,也要拥抱时代脉搏。以文本为媒介,点燃学生的科学热情,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堂为镜,映照出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交融的广阔天地。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在创新实践中探寻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