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学科融合全覆盖 教学改革创新篇
[ 发布时间 ] 2022年12月07日    [ 点击次数 ] 7056
浏览字号: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教学开放日活动纪实

2022年11月25日上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今年和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创新性地采用了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进行展示,而且学科融合教学覆盖到了小学阶段所有学科。这样的创举在区域内是前所未有的江宁区各学科教研员都被吸引应邀参加了活动听完学科融合教学的十一节展示课后,教研员和应邀前来指导的学科专家对我校的学科融合教学赞誉有加,充分肯定。有的学科教研员还因此当场确定下学期区教研活动要放一次在我校,也以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进行。这让全校老师备受鼓舞在此,诚挚感谢各位教研员和学科专家对我们的鼓励和指导。

学科融合教学是2022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我校这次所进行的大胆而成功的尝试,是为再一次推动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的篇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老师们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风采吧!

课例1:低年级和信息科技学科的融合教学《井底之蛙看世界》

执教:王丽云(语文)、梅崇凤(信息科技)

语文王丽云老师首先执教《坐井观天》一课,她从看图猜寓言故事,引出课题,接着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多角度教学生字。教学中,王老师十分注重孩子们的朗读指导,让孩子用多种方式读好对话。孩子们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代入角色,使得课堂妙趣横生。熟练读好课文后分组进行表达训练,同学们就“青蛙跳出井后会来到哪里?看到怎样的世界”各抒己见,一时间孩子们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此时王老师顺势引出信息科技课程,信息科技梅崇凤老师此时自然登台,通过对王老师《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延伸,将信息科技课程所学的ScratchJr软件将故事进行续写,使得静态的角色变得生动起来。在续写的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故事情节,将自己丰富的想象通过程序实现出来。梅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分工,将自己的想法分别设计到两个角色中,故事续写精彩不断,课堂生动活跃,更好地实现了语文学习与信息科技的完美融合。



课例2:低年级和低年级英学科的融合教学《小书包里的pencil case》

执教:张燕(语文)、陈兰(英语)

这节精彩的融合课首先由张燕老师结合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音、形、意三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教学识字,学生学习效果好。此外,张燕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各种文具的不同用途,并借助相关句式练习说话,学生既巩固了词语的读音,又明白了词语的意思,一举两得。在朗读教学方面,张燕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开火车读、拍手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小儿歌,以读促悟,深化理解。英语陈兰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顺势运用多种游戏教授单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形式多样,诠释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两位老师用中文儿歌和英语Chant过渡,自然且有趣!两位老师都不失时机地制造教学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有效培养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课例3:中年级和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大自然的音乐会》

执教:孙明珠(语文)、王卓(音乐)

课堂伊始,孩子们伴随着《森林狂想曲》欢快活泼的旋律进入课堂。第一部分——感受“风声”,语文孙明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带领学生用渐入佳境的朗读感受风声的不一样。音乐王卓老师借助丝巾,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寻找风的轨迹”,感受风的律动第二部分——聆听“水声”。孙明珠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淙淙”、“潺潺”、“哗哗”想象水声的动听美妙。王卓老师融入音乐元素,继续助推想象,琴声由轻轻柔柔到充满力量,鲜活真实的情境一下激起学生情绪,朗读声、音乐声,生声融合,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第三部分——歌唱“动物”。王卓老师使用乐器“鸟鸣器”、“沙锤”、“蛙鸣筒”模拟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在文字中寻找动物的声音,用富有韵律的节奏唱出来,在文字和音乐中感受感受小动物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课例4:中年级和中年级数学科的融合教学《我有一双慧眼》

执教:高昕(语文)、廖晓春(数学)

本课“观察”为主题,先由数学老师借助小方块摆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循序渐进,总结所得,然后再举一反三,逐步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多种思路。课堂最后,廖老师借助希沃软件,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巩固所学同学们欢乐的笑声将课堂推向了高潮作为融合课,语文高昕老师在数学课堂化身为一名导演,拍摄记录下同学们活动时的欢乐场面现场生成教学资源。课堂上,将画面播放出来,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回忆刚进行的活动的过程,将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教学内容鲜活。数学理性视角的观察所得与语文感性视角的观察所感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形式,为今后深入研究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课例5:高年级和美术学科的融合教学《<山居秋暝>---诗配画》

执教:杨怀东(语文)、王希(美术)

此节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契合点,画是诗的形式,诗是画的内涵。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杨老师首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理解诗意并想象诗中画面之美,在学生对所学诗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而展开了联想、想象。此时,美术王老师自然进入,指导学生利用拼贴的形式对诗的形象进行了展现,将诗人所看到的景呈现在眼前,由想象变具象,利用绘画的形式多角度展示了不同的场景及构图方法,让学生感受诗的场景美。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课例6:高年级和高年级学科的融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

执教:贾凯渝(语文)、吴卿云(英语)

语文和英语都属于语言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提升语言表达能方面都有共同之处。课堂伊始,贾老师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学生对资源有限和无法移居两个部分产生兴趣后,吴老师用英语资料的方式进行补充,也用抓住关键句的阅读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资料阅读的整理。最终再回到主问题我们能否移居到另一个星球,引发学生借用所阅读的中英文资料进行有理有据的思考分析。在最后的融合部分,学生中文和英文同时写意见和建议,再把相应的意见贴到黑板进行展示交流,达成了本节课语文和英语主题阅读的教学目标。



课例7:年级年级学科融合教学《时间,你好!》

执教:苑丽丽(数学)、胡言芳(英语)

两位老师将知识内容融合在情境里,数学和英语共同设定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开展教学,将学科融合。学生通过拨一拨、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等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两位老师还将知识获得融合在合作。不论是师师的合作还是生生的合作,都自然体现了数学和英语的学科融合。课堂上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始终充满情趣和活力。



课例8:年级体育学科融合教学《从运动心率认识折线统计图》

执教:李青青(数学)、祝柳(体育)

首先是祝柳老师体育课的活动,她安排了跑操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整理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利用之前体育课教授学生的心率的方法,让学生测量并记录运动中不同时刻的心率,分别是运动前、慢跑4分钟后、休息2分钟、4分钟体能后、整理活动后、休息1分钟后。接着,数学李青青老师引导学生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刚才记录的心率数据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时刻的心率是变化的,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将体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并通过数据统计产生新的发现和思考。

QQ图片20221207145154.jpg



课例9:年级科学学科的融合教学《小小调剂师》

执教:陈元珠(数学)、张云云(科学)

课的伊始,科学张老师抛出一个真实的情境问题:怎么知道哪杯盐水更咸?两位老师分别从科学和数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仪器检验和计算、比较,深刻体验了科学和数学的学科特色。随着探究问题的深入,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含盐率的问题,并通过有趣的蒸发实验,准确地计算出一杯盐水的含盐率。本节课在用实验验证配比含盐率为40%的盐水时达到了高潮,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上可以计算出来的数值在科学实验中却无法配比出来,这一小插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计算与动手实践需两项对照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整节课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敏捷,方法多样,充分体现了数学计算的巧妙与应用。在用科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严谨求实,实验操作规范,充分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深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课例10:年级综合实践学科的融合教学The Lantern Festival》

执教:沈英(英语)、胡爱飞(综合实践

首先,胡爱飞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灯笼和灯谜,激发了学生猜谜和了解元宵节的兴趣。接着,沈英老师以灯笼为主线,通过元宵节的英文视频和绘本The Lantern Festival,引导学生们了解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她读前引导学生看封面,对故事预测,读中带领学生阅读并讨论。在读到元宵节的传说时,沈老师鼓励学生走进故事情节,演一演。学生们对元宵节的兴趣越发浓厚。此时,沈老师又提出了制灯笼的民俗,孩子们兴奋不已。此时,综合实践胡老师再次登场,他用漂亮的红包灯笼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大家都想变废为宝,做出属于自己的灯笼!通过生动直观的微课视频,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拆解制作红包灯笼的关键步骤和技法。胡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明确注意事项,每个小组开始动手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来。在制作过程中,胡老师巡视指导,解决共性问题,还教会了同学们粘提手和挂穗子的方法。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诞生于孩子们的巧手中。他们还用彩纸装饰,贴上了灯谜,迫不及待地挂到黑板上去,向全班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课例11: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学科的融合教学《快乐沟通

执教:庄俊(道德与法治)、吴齐(心理)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庄俊老师聚焦班级学生当下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场景:在讨论运动会迎面接力失利的原因时,同学们在沟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意识到这样的沟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激化了矛盾。那如何正确沟通呢?心理学科吴齐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拍手即停的心理剧表演,在小演员的表演中通过内心小人的心理独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老师教会学生沟通三部曲,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人格的完善。有了心理学老师的引导,学生情绪得到稳定,对沟通技巧有了一些掌握。在此基础上,德法学科庄俊老师又带着学生们回到他们的生活中,用课堂所学的三部曲进行情景重演,帮助学生学会用快乐沟通构建当下或是未来的美好生活。



以上就是我校老师展示的多学科融合教学的一个缩影。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我们此次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尝试就是献礼新教改。我们愿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与同仁们一道,勇立潮头,潜心研究,锐意创新,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撰稿:张建忠

校对:何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