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中队敬老院社会实践之行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流传至今,亦有感恩敬老的涵义。
2024年10月7日,小学部六(1)中队组织开展“童心敬老 相伴重阳”社会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同学们和家长代表来到江宁东山街道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欢乐和温暖。
【雨润敬老心 少年欢乐多】
濛濛秋雨中,敬老院长廊檐下的红灯笼衬托着国庆的节日气氛,也静静迎接着同学们的到来。敬老院中生活着的大多是高龄的孤寡老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行动多有不便,却依然透露着温暖笑容。
在“快乐屋”中,同学们为老人们表演集体礼仪操、诗朗诵,男生们上演欢乐的《科目三》,随后的大合唱《外婆的澎湖湾》《明天会更好》让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少年们蓬勃的朝气让此时的敬老院充满欢声笑语,给老人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活力。
【小小饺子香 浓浓敬老情】
当一部分同学表演时,另一旁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部分家长带着同学在隔壁厨房包饺子。桌上是一摞摞的饺子皮和一大盆肉馅,尽管部分同学一开始不会包或是包得不熟练,但在家长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助下,很快便上手,越包越好,越包越快。趣味的劳动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校外,同学们学得更快了。
看着一个个成形的饺子,同学们感受到这不仅仅是食物的制作,更是情感的传递,每一个褶皱都承载着同学们对长辈的敬意与关爱。当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老人们脸上露出快慰的笑容,孩子们脸上展现的则是满满的成就感。这小小的饺子,包进去的是敬老情,吃出来的是幸福感。
【重阳敬尊长 盛世盼岁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同学们用爱心和耐心陪伴老人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用行动诠释孝亲敬老、助人为乐、感恩生活,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关爱老人,就是珍视我们共同的记忆与根,让这份爱跨越世代,永续传承。
【金陵帝王州 江宁古韵悠】
从敬老院出来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伫立于绿水青山之中的江宁博物馆。同学们从头骨化石、精美的壁刻、厚重的青铜器、珍贵的书画作品中领略了江宁文化和东晋文化,激发了大家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探索,对“江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