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宁区朱国军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2024年3月18日,伴着沁人心脾的玉兰花香,我们迎来了江宁区朱国军名师工作室的新学期第二次研修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流程进行:工作室成员方亮秀老师和管婷婷老师分别执教《分数的意义》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朱国军组织评课议课。
秣陵中心小学的方亮秀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起源于数”,方老师通过数数、说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的过程,从而体会单位“1”不同,表示的数也就不同。老师借助分数墙引导学生明确将“1”平均分,分出的是计数单位,接着数出的是分数单位的个数,分数中不仅有“分”也有“数”。管婷婷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通过“我探究——我尝试——我观察——我挑战——我思考——我收获”的环节呈现本课。课一开始,老师就和孩子们明确了什么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将数学与生活中的说法加以区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将放大后图形的边与原图的边进行对比,明确了不仅要关注长和长的比,也要关注宽和宽的比,且每条对应边的比都相等。由易到难的呈现不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学生在比较、验证过程再次体会到每条对应边的比都相等。
朱国军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鲍庆贺和高兰兰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鲍老师认为方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关键问题“分数是怎么来的”带着学生充分体验数数、分数的过程;高老师对管老师课堂中的亮点和大家进行了分享。点评之余,鲍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对分数的一些思考:分数不仅有生活中的意义,比如,将1m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无法用整数来表示每段有多长时,创造出了分数,此时分数表示具体的量;分数也有数学上的意义,比如,男生人数(5人)是女生人数(4人)的几分之几,将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将男生人数与其比较,此时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一年有余,我们看到了骨干教师对教材教法的进一步钻研,老师们都在其中收获并思考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将在专家的引领下继续深耕课堂,实现专业共发展!
撰稿:孙英明
审核:胡曦茜
方亮秀老师执教
管婷婷老师执教
鲍庆贺老师评课
老师们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