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学期初集体备课
2月12日上午,四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四(1)班,在备课组长钱丽丽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学期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钱老师先传达了学校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在新的学期进一步把“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思维化教学研究”,向深层次推进,进一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要根据四年级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提炼,打磨出课堂教学模型,并加以推广。同时,学校要求本学期,备课组集体讨论,总结以往经验,把分层作业落到实处。
学校也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主备人提前思考对应集备内容所处的“大单元”环境中的位置,先将备课内容与新课标的关联内容进行梳理、剖析,注重构建结构化知识脉络。做到以新课标为依托进行备课,吃透新课标对相应内容的教学要求。
随后,负责第一单元主备人石凤英老师进行主备。石老师先对第一单元进行了单元整组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精选了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的诗词。《乡下人家》描绘了农家不同时节独特、迷人的景致。《天窗》则写了乡村儿童从天窗中获得想象的乐趣。《三月桃花水》是略读课文,展现了乡村田野的明丽春光。这四篇课文编排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石老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先阅读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然后通读诗文,整体了解内容。一是要了解这些诗文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乡村生活和景象;二是初步了解诗文作者对自己所写乡村生活和景象的感情态度,这也是自主发现“关键语句”的过程;三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运用提问、批注等方法,尝试读出自己更进一步的理解。最后要指导学生细读诗文,落实要素,积累语言。教学中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如何“抓关键词”,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开展教学。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实现“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教学目标。
此次集体备课指明了我们本学期教学方向,也给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路径,老师们很有收获。
供稿人:陈红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