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组第6周教研活动报道
习习秋风起,教研正当时。10月12日下午,我校高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齐聚B3楼五2班教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次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组活动由高年级语文组教研组长张媛媛老师主持,邹余婷、王勇波两位老师作为微讲座的主要发言人。
首先,邹余婷老师分享了近期参与的南京市前瞻性项目“发现汉字”专题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这场干货满满的二次培训中,邹老师向老师们阐释了“发现汉字”研究项目是以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旨在通过汉字的识与写,将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全部融合贯通。为了更好地落实这样的教学目标,邹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未来科技城小学张城静老师的课例《日月潭》,张老师从四个板块即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反馈总结组织教学过程,其中在精读感悟环节中,摒弃繁琐提问和分析,以问促读,以问引读继而以识促读,带给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上的启发。
接着,王勇波老师带来了题为《精耕细作,启智增慧》的专题讲座,向全体老师们介绍自己如何围绕新课标,运用一些积极有效的策略,让课堂教学落地生根,进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王老师的介绍中,班级的语文“味道”从早上学生进入班级开始,入室即静,入座即学。说起预习,王老师更是细心地针对学生在每个年段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预习要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握课堂内容,他鼓励学生做课堂笔记,一方面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深度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日后整理复习的重要抓手。为了鼓励学生写好字,王老师设计了《习字册》积分,引入奖惩机制,此外关于作文、平时的练习,王老师也细致地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创新做法。在课外的语文学习中,王老师开展了形式丰富有趣的“微课程’,比如在课外阅读方面,定期推荐阅读书目,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开展班级写日记活动,从日记中摘取描写生动,有真情流露的句段编成《蒲公英报》。此外,还有经典诵读、新闻早报等,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无定法, “研”无止境,相信在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校高年级语文教师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更积极的行动参与研究、注重实践,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实现自身成长,为厚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助力学业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撰稿人:蒋珊珊 审核人:张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