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语文教研组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 发布时间 ] 2023年12月18日    [ 点击次数 ] 8633
浏览字号:

    ----记江宁区小学语文“语言实践型课堂”系列教研活动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构建“语言实践型课堂”切实提高习作教学的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1214日,江宁区小学语文“语言实践型课堂”系列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举行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勇老师,江宁区各小学骨干教师、我校全体小学语文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邢文秀老师执教三上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邢老师利用图片猜景点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分享身边的美景,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接着,以班级“身边美景我宣传”活动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在习作教学中,邢老师紧扣“围绕一个意思去写”习作要求,利用课文的重点片段构建习作支架,引导学生借助课前的“集美卡”,多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去介绍自己发现的美景,并鼓励学生用上新鲜感的词句。在本节课中,邢老师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去写,让学生在自评与他评中不断优化自己的习作。

第二节课是由马小微老师执教五上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课堂初始,马老师以一段视频导入,让学生置身自然,感受自然中的千变万化。“如何写好景物的动态变化”是教学的重难点马老师以课文《鸟的天堂》重点片段为范例,帮助学生梳理其中的变化,构建习作的结构支架,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学生习作的评价环节,马老师调动了学生了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互评,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更让老师称赞的是,马老师关注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优质的言语结构,引导全体学生去模仿,去创造。

执教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魏澄老师一登场便以一首嗨翻全场的歌曲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接着以学生的日常游玩照片,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记忆,帮助学生拓宽习作选材。在指导学生如何写清楚玩的过程,体现出玩得高兴时,魏老师通过一段学生玩过山车的视频,带着学生去分解动作接着,魏老师借助下水文提炼出“放电影”方法的三大要领——动作分一分顺序连一连声音加一加。整堂课教学行云流水,孩子们乐在其中。

最后一节课张媛媛老师执教五上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课堂开始,张老师以“您”字导入,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本次习作要注意用语恰当、礼貌尊敬。又以一段视频,让学生畅谈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激起学生共鸣在习作交流中,张老师“倾诉真情”为主线串起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互动中搭建习作的支架。学生在老师策略的引导下,大胆倾诉,沉浸式地展示了一堂情感真挚的习作课。

教育需要实践者,更需要领航人。课堂展示之后,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老师结合具体课例,就本次习作指导课进行了总结和指导。吴老师肯定了四位老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预写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

有肯定,也有期待。吴勇老师指出在习作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写,给予学生充分写的时间,好的习作是学生不断优化写出来的其次,在写作课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优质言语结构,抓住学生写作中在达标基础上出现的亮点,让个别学生“优秀”牵动全班学生的“优秀”。此外,我们要关注写作知识表达的同时,还要关注写作知识的运用状态。我们强调使用的修辞手法,它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应该以什么形式出现,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学会运用。最后,我们要关注写作过程中的基本训练。以描写动作为例,我们要化“无”为“有”,抓住这些能看得见的动作,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去说,通过这些训练调整孩子的偏离行为。

在活动的最后,吴特也对在场的老师提出建议,好课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好课也是需要反复聆听的,希望老师们能把一节课听多次,不断反思。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一定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一定会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潜心教研,让我们的教育教学之路走得更扎实、更长远。

                                                                撰稿人:吴春梅   审稿人:唐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