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语文教研组
学科融合显智慧 古诗教学情趣浓
[ 发布时间 ] 2024年05月29日    [ 点击次数 ] 5239
浏览字号:

 

                                    ——低年级语文教研组“专家工作室”活动

 

音乐与语文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523日下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录播教室如期举行“专家工作室”活动,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刘军老师到场指导。

本次活动形式别具一格,由语文曹亚琴老师和音乐刘云老师共同年级语文老师展示了一节跨学科教学融合——学习古诗《绝句》刘军老师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与指导,让上课与听课老师们受益匪浅。

首先由曹亚琴老师执教唐代诗人杜甫的古诗《绝句》,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圈画景物,想象画面,借助插图等。在学习前两句诗时,老师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想象画面。一个“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在枝头快乐地鸣唱,歌声很动听。紧扣一个“上”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在碧蓝的天空中飞得高远,自由自在,姿态优美的画面。学后两句古诗老师借助插图,突破难点。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了解诗人的观景角度,再想象诗人在草堂中临窗远眺的情景,从而理解“窗含”的意境。再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是诗人用夸张的法来写时间久、路途远。

在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吟诵的基础上,刘云老师开始引领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感受古诗的意境,那优美的音乐声一响起,立刻把学生带入到古诗美妙的意境当中。接着老师让学生跟着音乐打拍子,合着古诗做动作。老师弹奏悠扬的古筝曲,学生跟着古筝曲做着轻快优美的动作,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把古诗的理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军老师仔细聆听了这两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是频频点头,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执教的水平与效果,而且对于这种学科融合的崭新教学方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仅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优美音乐的熏陶,更是让学生充分地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次语文和音乐的融合课堂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跨学科教学方面获得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师们会更加注重学科融合,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撰稿人:董兰

审稿人:王丽云